360与创作者之争:AI生成内容版权与产业发展的平衡难题
360与创作者之争:AI生成内容版权与产业发展的平衡难题
AI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AI生成内容(AIGC)版权纠纷的频发。近期,360与AIGC创作者之间的AI图片侵权之争引发广泛关注,不仅涉及具体的侵权案件,更引发了对AI生成内容版权保护的深入思考。
360与AIGC创作者之争
6月初,在360AI新品发布会上,360创始人周鸿祎演示了360AI浏览器的“局部重绘”功能,使用了一张女性古装写真图,并以“性感”为提示词让AI进行重绘。随后,该图片的作者DynamicWang(DW)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360公司盗用其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并进行二次创作。
DW通过其AI绘图模型生成的作品(左)及360公司演示图(右)。
据DW提供的聊天记录,360公司相关负责人承认由于时间紧急没有关注来源,并表示歉意。随后,360公司副总裁梁志辉回应称,作者提出的赔偿方案超出了合理范畴,公司愿意诉诸法律解决版权问题。DW则表示,360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其AI生成的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并公开发布,要求公开道歉并赔偿1元。
AI模型及训练素材的版权保护
这起事件引发了对AI模型版权保护的关注。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时萧楠指出,AI模型的创作者或发布者可以通过专利权、软件著作权、开源协议、商业秘密等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AI模型社区则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项下的数据类权益保护经济利益。
在AI模型训练素材的使用上,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律师郑诗敏认为,考虑到AIGC模型需要庞大的数据量进行深度学习,贸然将著作权归属于程序开发者并不利于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著作权庭庭长谭海华也表示,从产业发展角度,目前应给予AI技术合理的免费使用权。
AI生成内容著作权归属争议
近年来,关于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争议频发。2019年,菲林律所诉百度公司著作权侵权案中,法院认定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的内容不属于自然人的智力成果,不构成作品。而在2023年的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侵权案中,法院则认为涉案AI生成图片体现了原告的独创性智力投入,符合作品的定义。
郑诗敏指出,AIGC作品的版权认定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为人类直接创作的智力成果。这一难题是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
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间的平衡
360与DW的争议反映了AI生成内容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谭海华建议借鉴开源软件规则,允许AI生成物的自由使用但需遵守规则。汪冰洋认为,版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激励创新,又要避免限制知识共享。
专家普遍认为,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未来立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