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罗布斯塔咖啡?
什么是罗布斯塔咖啡?
罗布斯塔咖啡豆是世界上第二广泛种植的咖啡品种,约占世界咖啡产量的30%。虽然罗布斯塔豆可能不如阿拉比卡豆那么受重视,但罗布斯塔豆有其自身独特的风味,在咖啡行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罗布斯塔咖啡豆(Robusta)是世界上第二广泛种植的咖啡品种,约占世界咖啡产量的30%。罗豆主要种植在低海拔和气候温暖的地区,如越南、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罗豆有着强烈的苦味和比阿拉比卡豆更高的咖啡因含量。罗布斯塔咖啡豆由于其成本低且可用性高,通常用于拼配咖啡和速溶咖啡。
虽然罗布斯塔豆可能不如阿拉比卡豆那么受重视,但罗布斯塔豆有其自身独特的风味,在咖啡行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罗布斯塔是一个俗名,正式名称为 Canephora Robusta。罗豆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气,因此不太适合单独饮用,但可以混合使用以增加浓郁度。
一般来说,罗布斯塔咖啡品质次于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咖啡是经济型咖啡豆,通常用作速溶咖啡,部分也会用作意式拼配。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是农作物,种植条件好的罗布斯塔豆,也有品质好的。据说品质好的罗布斯塔豆,配上合适的冲煮法,口感也会很圆润顺滑,有具象的麦香和炒米香。
起源:罗布斯塔于1898年发现于非洲刚果盆地。
严格意义上来说,罗布斯塔其实是卡内弗拉咖啡种细分下的子品种。对应的级别本应该是阿拉比卡细分下的子品种,而不是与阿拉比卡齐名。
但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是拿罗布斯塔与阿拉比卡进行对比呢?
这是因为在卡内弗拉(Canephora)内,仅有罗布斯塔能够用作商业用途并为人熟知,其他的子品种至今还留在非洲内地,处于一个野生的状态。因此,现在罗布斯塔几乎代替了卡内弗拉成为该种系的“代名词”了~
栽培环境:常栽培于低地(海拔200-800m),相对容易生长,抗病虫害能力比阿拉比卡高。
咖啡树高和外形:罗布斯塔种(Coffea Robusta)树非常壮实,长得很快,树高超过10米。
罗布斯塔种咖啡树形态特点多表现为乔木,树高介于阿拉比卡和利比里亚咖啡树之间,因此,被称之为“中粒咖啡”。咖啡树基部通常多分枝。叶子同样为薄革质,但形状主要为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而阿拉比卡种咖啡树一般树高3米左右,为了方便采收,大多会被修剪成2米多高。阿拉比卡种咖啡树形态多表现为灌木。
利比里亚种咖啡树属于茜草科的一种植物,表现为乔木或大灌木,高度范围在6~15米之间。其叶子薄革质,形状多样,包括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
这里的“大粒、中粒、小粒咖啡”不是指咖啡豆的大小、咖啡种子的大小,而是指三类咖啡种对应的咖啡树的高度。
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典型的阿拉比种颗粒并不小,阿拉比卡种子竖长,粒大,饱满。而罗布斯塔品种反而偏小,整体外观较圆。
罗豆豆型:罗豆豆型偏圆,呈圆形,中线呈“1”字形。
而典型的阿拉比卡外型呈椭圆形,中线呈"S"形,中间线是弯曲的,但也有许多阿拉比卡混种中间线偏笔直。阿拉比卡种外型较为椭长,粒大,饱满。
总之,相较于阿拉比卡,罗豆整体外观较为浑圆。
左:罗布斯塔 右:阿拉比卡
产地:罗布斯塔现在在越南、巴西、印度尼西亚和乌干达等国家广泛种植,是这些国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此外,我国的海南地区也有种植罗布斯塔。
咖啡因含量:罗布斯塔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是其咖啡因含量。它约占质量的2.7%,几乎是阿拉比卡豆的两倍。咖啡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天然的化学物质,它是咖啡中最常见的刺激性物质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兴奋和警觉,但同时也带来了罗布斯塔豆的重苦味。
绿原酸:绿原酸是一种在咖啡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绿原酸升温分解物质是造成咖啡苦味的主要原因。绿原酸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可以去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帮助延缓身体衰老,咖啡是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的一类。
值得一提的是,罗布斯塔的绿原酸含量比阿拉比卡要高。罗布斯塔咖啡中绿原酸含量高达10%,阿拉比卡咖啡中绿原酸含量为7%。绿原酸是造成咖啡苦味的关键化合物,这也是罗布斯塔比阿拉比卡更苦的原因之一。
风味上:提起罗布斯塔,大多数人记忆中的风味描述大概是饼干、麦茶、谷物、橡胶 …但在口感上,罗布斯塔先天条件造就的高醇厚度也不可忽视。
罗布斯塔豆通常带着醇厚更低沉的苦味,以及核桃、花生、榛果、大麦茶、谷物等味谱。酸度较低,香气颇为单一。
与阿拉比卡咖啡不同,罗布斯塔咖啡的果味和花香较少,更倾向于生泥炭和黑巧克力的味道。这种大胆的风味特征可能作为单品咖啡并不受欢迎,但由于其高醇厚度低酸度的特点,会对拼配咖啡有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经过深度烘焙的罗布斯塔豆会积累大量的气体,使用意式咖啡机萃取成浓缩时,能释出丰富的油脂泡沫,扎实的味谱也为咖啡提供更多的醇厚口感。
为此,很多咖啡店在制作浓缩咖啡时会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罗布斯塔豆进行调配,加重它的“咖啡味”。
罗布斯塔豆变种:科尼伦(Conilon)——新发现的一种罗布斯塔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