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C初登场 经典发动机巡礼之本田B16
VTEC初登场 经典发动机巡礼之本田B16
VTEC,这个在汽车圈内如雷贯耳的缩写,究竟代表着什么?它如何改变了本田发动机的命运?本文将带你走进VTEC技术的历史,从1989年首次亮相的B16A发动机开始,揭秘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细节的人,你会发现像壁虎、TSI、TID、GTI等带有Logo的车越来越多。最近几年在路上。其中,既有谐音的期待,也有品牌和技术的狂热。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标志中,VTEC这四个字母显得如此不起眼。甚至,我们很容易把它和VVT、VTi、CVT等名词混为一谈,一知半解的人似乎只觉得这只是一项与节油相关的技术。
众所周知,降低家用车油耗不仅是“枯燥乏味”要求的产物,也是铁杆车迷心中的神圣对象。在油耗和性能应该如何平衡的问题上,人们对绩效的期望也丝毫没有降低。本田技术研究的最新技术——VTEC,就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个饱受数十年战乱的蓝色星球,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经过多年的革新,所有国家的经济,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开始恢复活力。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这家固执的汽车工厂,无论是首任总裁本田小泉纯一郎,继任者川岛的偏爱,久美的野心以及后来的川本新彦等,都恪守“技术上不走别人走过的路”的座右铭,即“如果这项技术被别人采用了,我们必须另寻他路,用其他方法更好地实现它”。在1989年4月19日,两款名为Integra RSI和Integra XSI的本田新车同时发布。他们搭载的是代号为B16A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搭载的是——本田技术研究的最新技术——VTEC!这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标志。
在VTEC技术中,当发动机处于低负荷时,采用小角度凸轮,可以保证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发动机在高负荷时,使用大角度凸轮,可以让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室,使发动机产生更大的动力。
VTEC系统开启后,除了发动机“个性”的变化,本田粉丝更感兴趣的是发动机声音的明显变化。与通常发动机到达高速区时的尖叫不同,搭载VTEC和i-VTEC技术的发动机会在高速区产生兴奋、疯狂甚至疯狂的轰鸣声。在粉丝心中,世界上最美的声音,除了宝宝出生那一刻的哭声,可能就是他们口中的本田音响了。
从1989年推出的Integra的B16A发动机属于早期产品,但从160Ps/7600rpm的最大功率、150N·m/7000 rpm的最大扭矩以及8200rpm起步的红线速度范围来看,还是能清晰闻到高速动力的味道。与此前75毫米缸径、90毫米行程的ZC系列发动机相比,81毫米缸径、77.4毫米行程的B16A发动机“更短更平”,适合高速调节。
1991年9月,底盘号为EG的第五代思域诞生,它正式接手了1987年诞生的EF,成为本田最畅销的技术研究车的中流砥柱。再次强化后,搭载的B16将压缩比从EF时代的10.2:1提升到10.4:1,最大马力再次提升到170Ps/7800rpm,最大扭矩变为157N·m/7200 rpm。
对手的弱势表现让本田在合法和非法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1998年,本田技术研究所默默“拔”出了B16B。搭载这款发动机的车型是著名的思域,但它的本田车标变成了红色,车身侧面小心翼翼地贴上了一个不显眼的车标——Type R。
B16B发动机的极限之B16
熟悉本田的朋友一定很了解这家公司的性格,他们对性能的执着是独一无二的。这体现在清爽技术发布后,很快就会变得更强,以至于对手无法超越。B16发动机及其配备的车型也是一个例子。成功后,1991年9月,底盘号为EG的第五代思域诞生,它正式接手了1987年诞生的EF,成为本田最畅销的技术研究车的中流砥柱。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