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头晕不晕!医生:若有这4个症状,快去就诊
血管开始堵塞,不是看头晕不晕!医生:若有这4个症状,快去就诊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血管堵塞不一定会让你头晕”?这话对不少人来说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观念:血管堵塞,尤其是动脉堵塞,可能会在没有头晕、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悄地发生。
事实上,许多血管问题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出现的,直到病情加重,才会让人感到不适,因此,想要早期发现血管堵塞,必须了解那些看似平常却隐藏危险的症状。
走路时突然感觉腿软,尤其是上楼时加重
许多人以为腿软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长时间没活动,但实际上,腿部的突发无力、疲劳感,尤其是在走楼梯或长时间走路后加重,可能是血管堵塞的早期表现。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下肢动脉的血流受阻时,下肢动脉被堵塞会导致腿部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尤其是在活动期间,肌肉对氧气与营养的需求会增加,堵塞的血管难以提供充足支持,进而产生疲劳感,甚至会出现疼痛、麻木等现象。
一位患者,他常常在走路或上楼时感到腿软,逐渐加重。有时,仅仅于平坦地面行一段路程,便会深感腿部沉重不堪,仿若灌铅,甚至难再前行。
患者最初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不动导致的腿部无力,直到症状持续加重才开始就医。经检查,发觉其下肢动脉部分血管重度狭窄,导致血液供应匮乏,经过手术治疗与康复,症状得以缓解。
手脚发凉,尤其是夜间加剧
手脚冰冷,尤其是在晚上,很多人可能认为是血液循环不好,或者天气寒冷,然而,如果这种现象反复出现,且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就可能是血管堵塞在作祟。
动脉硬化和血管狭窄使得血液流动变得困难,特别是在夜间,当人的活动量减少时,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导致四肢末端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发凉现象。
一位患者,他的脚常常感到冰冷,尤其是入睡后,感觉尤为明显,最初,他认为这只是因为年纪大了,血液循环不畅。
后来,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伴有麻木感,他决定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患者患有末梢动脉堵塞,导致血流无法有效到达四肢,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管扩张,患者的脚不再那么冰冷,手脚的温度逐渐恢复正常。
呼吸急促,尤其是活动后加剧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平常活动时,像是走路、爬楼梯,或是稍微快走,就容易感到呼吸急促,这也可能是血管堵塞的信号,呼吸急促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
曾经有一位患者,他年纪不算大,平时体型也比较健康,但是每当走快一点路,或者稍微做点家务时,都会感到非常喘不过气。
患者起初以为是自身精力不济,然而经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已然狭窄,从而导致心脏供血匮乏。
医生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呼吸急促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也不再感到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压迫感。
突然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或眼前发黑
你或许会认为,眼睛突然发黑或模糊仅仅是眼睛疲劳或低血糖所致,然而,若此现象偶有发生,且常在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那便可能是颈动脉或脑部血管堵塞造成的。
尽管这些症状或许仅持续数秒,却是血管堵塞的警示信号,绝不可等闲视之。
一位患者,曾经出现过眼前突然发黑的情况,特别是在从坐着起立时,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患者未能及时就医,直至症状持续出现且伴有头晕时,方才前往医院检查。
经检查,发现患者的颈动脉存在严重的斑块形成,导致血液供应受限,经过介入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许多老年人和中年人可能并不意识到,血管堵塞不仅仅是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日常的一些小细节也可能大大影响血管健康。
虽然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与血管堵塞有关系,但许多人忽视了定期检查血压的重要性,保持规律的血压监测,尤其是50岁以后,能帮助你及早发现高血压,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如果血压持续过高,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血管出现堵塞或其他心脑血管问题。
糖尿病和血管堵塞关联紧密,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壁,促使血栓形成,所以,糖尿病患者务必控制血糖,维持健康血糖水平,这有助于延缓血管硬化进程。
很多人都未曾觉察,长时间的压力与焦虑情绪会对血管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压力激素会致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血管堵塞风险。因此,保持心理健康,学会放松,是预防血管堵塞的一个重要方面。
吸烟与过量饮酒乃致使血管硬化的两大主因,吸烟会提升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而促使血管壁受损。
过量饮酒可致血压升高,促使脂肪于血管堆积,对于有血管堵塞风险之人,戒烟限酒乃是极为重要之举。
血管堵塞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可能没有立刻让你感到剧烈的不适,但它的危害却是深远的。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就医检查,尤其是在出现腿部无力、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和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可有效防止血管堵塞进一步加重,血管健康管理,既是对自身健康负责,更是对家人和社会尽责。
参考资料
[1]郭琳楠,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肌肉刺激器联合 PDCA 循环健康教育在下肢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