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62式轻型坦克的巅峰时刻,回顾1979年中越谅山奇穷河坦克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2式轻型坦克的巅峰时刻,回顾1979年中越谅山奇穷河坦克战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813OGO0552R2BU.html

1979年,中越边境狼烟滚滚,一场保卫祖国领土的战斗打响了。在广西方向的作战中,解放军55军坦克团4连,驾驶着62式轻型坦克,在奇穷河南岸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以自身毫发无损的完美战绩,创造了11:0的辉煌战果,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这场战斗,究竟是如何打响的?62式轻型坦克,这款在当时饱受争议的“小坦克”,又是如何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1979年3月4日,晨曦微露,薄雾笼罩着越南谅山南市区。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股紧张的气氛却在悄然蔓延。对峙的中越两军,都明白一场大战即将爆发。6时50分,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划破长空,解放军发起猛烈进攻,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唯一的一次坦克对狙就此拉开了序幕。

那么,这场发生在中越边境,鲜为人知的坦克对决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炮火在中越边境燃起。解放军55军奉命从广西方向对越南境内发起进攻,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55军采取“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战术,首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如利刃般插入越南境内,迅速拿下重要交通枢纽坂然,切断了越军的後方补给线。

在坂然得手后,55军主力部队乘胜追击,对越军防御要地探某发起猛攻。经过一番激战,成功突破了越军防线。为了扩大战果,55军再次展现出灵活的战术,派出一支部队绕到越军后方,攻占了战略要地那龙,对越军形成了合围之势,为接下来的战斗打开了局面。

在越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同登发生的激烈战斗中,解放军展现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在强大的炮火支援下,解放军对同登发动了猛烈攻击,经过数日的激战,最终攻克了这一据点,歼灭了大量越军。解放军还成功爆破了法国殖民者修建的坚固防御工事——同登“法国炮台”,为进攻谅山打开了道路。

随着前线战况的进展,中央军委指示广西方向部队继续向纵深发展,攻占谅山市北市区。第二阶段作战开始后,解放军主力部队和43军一部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对谅山北市区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越军防线迅速崩溃,解放军成功占领了北市区,并控制了奇穷河以北地区,对谅山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然而,为了避免陷入越军在谅山地区的防御体系,解放军主动撤出了谅山北市区,转入防御,等待着发起新一轮攻势的最佳时机。解放军的这一行动展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灵活的战术战术,使他们能够在敌我交替的战场上保持战略主动权。

越南当局试图掩盖失利的事实,对内对外大肆宣称“谅山仍然控制在越军之手”,并紧急向苏联请求武器援助。与此同时,越军紧急空运部队回援河内,并组织国内总动员,企图依托有利地形,在谅山地区与解放军决一死战。

面对越军的顽抗,中央军委果断下达了《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胜利》的指示,要求广西方向部队继续扩大战果,彻底粉碎越军的抵抗意志。根据指示,广州军区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心突破奇穷河,占领谅山南市区,彻底摧毁越军的防御体系。

3月4日凌晨,对越自卫还击战第三阶段作战的号角吹响。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解放军在3月3日深夜才将部分坦克、炮兵推至河北岸占领发射阵地,做好了进攻前的最后准备。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奇穷河,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即将打响……

55军坦克团4连接到命令,迅速出动,在奇穷河铁路桥东西一线沿河岸占领发射阵地。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坦克的强大火力,对奇穷河南岸的越军目标实施火力急袭,为步兵部队的进攻打开通道。

然而,越军也深知奇穷河的战略意义,早已在此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在南岸部署了大量的坦克、高射炮和榴弹炮,并通过巧妙的伪装,成功地骗过了我军炮兵观察员的侦察,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给我军迎头痛击。

面对强敌,4连的战士们毫不畏惧,沉着应对。与其他部队不同的是,4连装备的是安装了激光测距仪的62式轻型坦克。这种先进的测距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目标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坦克的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为4连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赢得了先机。

战斗开始,4连的坦克迅速投入战斗。他们利用激光测距仪精准锁定越军炮兵阵地,随后展开有力炮击。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目标,越军炮兵阵地瞬间被摧毁。面对4连的猛烈火力,越军防御工事土崩瓦解,大量敌军无法及时反击,被炮火击毁。这一战术举措展示了4连坦克部队的高效作战能力和精湛技艺,为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摧毁越军炮兵阵地的同时,4连的坦克还与越军坦克展开激烈的对射。越军坦克虽然在数量上占优,但在火力和机动性方面却逊色于解放军的62式坦克。4连的坦克兵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灵活的战术和精准的炮火,将越军坦克逐一击毁。

战斗进行到最后,奇穷河南岸的越军阵地已经被4连的坦克彻底摧毁,只剩下2-3辆越军坦克侥幸逃离战场。4连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出色的战术素养,为解放军攻占谅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硝烟散尽,解放军战士开始打扫战场,统计战果。经确认,55军坦克团4连在此次战斗中,凭借着精准的炮火和灵活的战术,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共击毁越军37毫米高射炮4门、122毫米榴弹炮1门、T-34-85坦克11辆,而自身却毫发无损,只有部分坦克外部设备受损。4连用实力打出了一个漂亮的11:0,为这场战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62式轻型坦克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虽然在谅山战役中表现出色,但由于自身装甲防护薄弱等问题,62式坦克在其他战场上损失惨重。据统计,参战的420辆62式坦克,损伤高达500辆次,最终永久性损失40多辆,约占总数的10%。

为了改进62式坦克存在的缺陷,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兵工部门在1980年到1981年间,对其进行了改进升级,推出了62-1型轻型坦克。62-1型坦克加强了装甲防护,并换装了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62-1型坦克的服役,62式坦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1982年,中国停止了62式坦克的生产,1989年,62式坦克正式停产。至此,这款曾经驰骋疆场,为保卫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轻骑兵”,结束了它在中国军队的服役生涯。

62式轻型坦克,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见证了中国军队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它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以及为中国坦克工业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都将永远铭刻在史册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