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养老服务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养老服务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nu1.org/show_3381.html

2023年,中国养老服务领域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到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0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床位517.2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3万个,床位305.8万张。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共有7881个。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数量变化:养老服务经历居家服务供给增长、机构服务供给减少的结构性调整

2019年至2023年间,养老机构数量从3.44万个增长至4.1万个,增速逐渐放缓并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从2019年的16.5万个增长至2023年的36.3万个,5年内实现翻番。这一变化趋势表明,社会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各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正在向居家社区服务转移。


图1 2019-2023年养老机构数量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统计


图2 2019-2023年养老机构数量增长率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增长率统计

从床位类型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增加,老年人照护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截至2023年底,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床位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这一成就得益于各地在硬件设施升级、服务内容丰富和专业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持续努力。通过投资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各地加大了对护理型床位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培训、赋能等措施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

从服务能力看: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增多,机构服务能力增强

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从2022年的6986个增长至2023年的7881个,增长了895个,占比提升至19.3%。各地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探索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包括“养办医”“医办养”“合作签约”“家庭医生”等;二是持续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图3 2019-2023年全国医养结合机构数量统计

从发展方向看: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成当前重点

当前,各地在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一是加强综合性平台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北京等地推动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二是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三是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吃饭刚需问题;四是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如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北航社区的单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联合体模式。

典型案例:山东养老服务创新发展

作为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山东在医养结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7月底,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000家,机构数量占全国的12%以上,居全国第一。山东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以及全面提升老年照护服务能力,逐步建立了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一体的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山东省自2023年以来出台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综合性政策文件,完善了法规政策。在机构审批上简化行政手续,如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

在居家照护方面,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纳入省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范围。社区照护方面,改造提升现有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机构照护方面,指导各地加快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和智慧养老院建设。

全面提升老年照护服务能力

引导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截至目前,山东省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45.4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75%。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探索“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机构医养、两院一体”等服务模式。开展“五床联动”试点,构建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