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仿制药如何解决"偏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仿制药如何解决"偏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getMobileArticle.htm?id=380858

近年来,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国产仿制药的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部分仿制药仍存在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的问题。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暴露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二甲双胍是常见的降血糖药物。 新华社资料图片

患者田瑜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仿制药质量争议的一个侧面。她尝试用仿制药替代使用多年的原研药后,出现了持续一周的严重不适。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医院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也对国产仿制药的质量表示担忧。

在某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夏斌直言:"我们不太相信国产仿制药。"他举例说,该院麻醉科本月已发现第四例患者在使用国产仿制药罗库后出现过敏症状。然而,由于医院对患者服用完仿制药后的指标缺乏系统记录,也未开展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对比研究,这些疑虑难以得到科学验证。

仿制药质量争议的根源

在医药行业内,对于仿制药质量的争议由来已久。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原资深主审、高级审评员张星一指出,这种争议源于历史形成的误解。事实上,仿制药本是一种"福利":当一款原创药品的专利到期后,其他药企都能对此仿制,这不仅加快了药品上市速度,也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然而,早期国产仿制药的质量确实存在差距。张星一回忆,早期检查中发现,一些药厂在生产二甲双胍时采用干法加工,导致颗粒过于紧实,难以在体内迅速崩解,影响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吸收。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制药工艺上,尤其是辅料的使用。

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与挑战

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仿制药的相关指标与原研药保持一致。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药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企研发人员谢梦表示,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在体内外的溶出曲线与原研药高度相似,这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减小偏差。企业普遍提高了内部放行标准,要求比国家标准高出10%以上,并确保连续三批药物通过验证。

负责审评的张星一表示,药审中心的审评标准非常严格,参照了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的药典,从中挑选出最严格的技术标准作为参考指标。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国家要求的标准范围在80%到125%之间,但实际过评标准被设定在90%以上、110%以下。

后期管理与持续改进

尽管一致性评价提高了仿制药的质量门槛,但后期管理仍面临挑战。部分企业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为降低成本,会选择更换辅料供应商。虽然企业变更需要遵循相关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可能导致监管不到位。

专家指出,药效是一个难以精确评价的指标。目前各国药典的评价只能保证质量的一致,而无法完全保证疗效的一致。生物等效性试验虽然科学,但其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仿制药的真实效果。此外,受试者多为健康人士,与实际患者体内环境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

未来发展方向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了"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一些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专家建议,应设立专门岗位对仿制药评价中出现的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同时建立持续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让公众参与药品质量监督。

多位专家建议,仿制药的替代不应"一刀切",应兼顾不同消费水平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医保局应对集采设定有效报价的高限和低限,防止极低价格扰乱市场,确保企业有合理利润空间。

十余年间,国内仿制药企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渐与国际接轨。专家们期待,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用平视的目光看待"国产"与"仿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