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内植入“脑起搏器”!抖了10余年的帕金森患者终于重拾行走自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内植入“脑起搏器”!抖了10余年的帕金森患者终于重拾行走自由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UEO9QC051496NU.html

2月17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62岁的帕金森病患者张先生。他手捧锦旗,步伐稳健地走进病房,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因病情需坐轮椅入院,饱受十余年帕金森病的折磨。

这样令人欣喜的转变得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展的脑深部电刺激术以及术后精准的个体化程控管理。

张先生自十余年前出现肢体抖动、动作迟缓等症状,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后,长期依赖口服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疗效逐渐减退,异动症、剂末现象等问题接踵而至,全身胀痛、失眠、便秘、情绪低落更令他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入院时,他已无法独立行走,需依靠轮椅代步,身心饱受煎熬。

面对张先生的困境,向军教授团队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其病情。2024年12月18日,团队为其实施了“脑深部电极置入术+胸前脉冲发生器置入术”。手术通过精准定位脑内异常神经核团,植入“脑起搏器”,以电刺激调控紊乱的神经信号,从根源改善帕金森症状。

术后张先生恢复顺利,并于1个月后启动程控治疗。团队根据其个体反应,前三月每月动态调整刺激参数,逐步优化疗效。如今是定期复查的第二个月,张先生不仅摆脱轮椅,行走自如,异动、疼痛等不适显著缓解,睡眠与情绪问题也得到改善。

“从开机到参数优化,每一步都离不开医护团队的耐心和专业。现在我能自己散步、做家务,生活终于有了盼头!”复查现场,张先生难掩激动。

向军教授表示,DBS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程控是疗效持续的关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开设帕金森病程控门诊,通过长期随访、动态调整,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管理,真正实现“量体裁衣”式治疗。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DBS技术的单位之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疗中始终走在学科前沿。团队依托多学科协作模式,将精准手术与个性化程控相结合,累计帮助数百名患者重获生活尊严。张先生的案例正是这一技术的生动写照,也彰显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锦旗是信任,更是责任。”向军教授坦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神经调控技术,让更多患者告别‘颤抖人生’,拥抱高质量生活。”如今,张先生的故事正在激励更多帕金森病患者重拾信心,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继续以科技之力,为生命注入跃动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