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雷州山羊:国家级保护名录里的“黑宝石”
广东雷州山羊:国家级保护名录里的“黑宝石”
在广东雷州半岛,有一种被誉为“黑宝石”的山羊,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保护产品,更是广东唯一入选国家级遗传保护名录的羊种。它们毛色乌黑发亮,性格刚烈,肉质鲜嫩多汁,不膻不腥,是不少美食爱好者心中的“肉食珍品”。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雷州半岛,郁郁葱葱的山林深处,一群群雷州山羊正在进食。它们毛色黑亮如墨,性格刚烈,身姿矫健,如一块块跃动的“黑宝石”。
雷州山羊是中国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其肉鲜嫩多汁,味道鲜美,不膻不腥,是不少老饕心中的“肉食珍品”。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国家级遗传保护名录的羊种,雷州山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雷州半岛屹立在中国大陆最南端,属坡伏状台地区,地势平缓,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适宜的气候使得雷州半岛植被繁茂,到处有浓绿的灌木林,此起彼伏的丘陵上草木繁茂,极适宜养山羊。雷州半岛是广东著名的山羊基地之一,雷州山羊便是极受欢迎的品种。
雷州山羊毛色多为黑色,角蹄则为褐黑色,也有少数为麻色及褐色。其面直,额稍凸,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角尖向后方弯曲,并向两侧开张,耳中等大,向两边竖立开张,颌下有髯。公羊颈粗,母羊颈细长,颈前与头部相连处角狭,颈后与胸部相连处逐渐增大。
据史料记载,雷州山羊的养殖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英利、北和、乌石、覃斗、龙门、唐家等地丘陵地区。具有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耐粗饲、耐湿热、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清末年间,雷州山羊已进入香港和广州市场,并蜚声海外。
走进位于雷州市白沙镇黎郭村的雷州市状元黑山羊养殖有限公司,羊舍里,1300多头雷州山羊正埋头嚼着料草,一只只羊羔膘肥体壮,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
“受杂交、近亲繁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雷州山羊的品种有所退化。提纯复壮,确保雷州山羊优良特性的延续非常迫切。”养殖技术员陈华明说。
近年来,雷州通过保种逐步提高雷州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推动建设雷州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山羊产业发展。以雷州市状元黑山羊养殖有限公司为例,早在2018年,该公司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技术力量及相关科研项目,通过对雷州山羊保种育种,对黑山羊的体质、优生优育、体脂比率等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经过长期培育养殖,成功培养出“状元黑山羊”,目前已被评为广东省雷州山羊保种场。
保护品种的同时,雷州进一步提高雷州山羊养殖效益,吸引更多人加入养殖行列,提升雷州山羊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前,雷州山羊普遍以家家户户零星散养为主,不仅规模小,水平低,而且养殖效益不高。我们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白沙镇、英利镇、客路镇等的60多户村民养殖雷州山羊。农户不仅可以在我们这里领山羊崽回去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还会全程跟踪并建立档案,及时为农户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陈华明说。
目前品质较高的雷州山羊肉售价可达65元/斤,还有不少外地游客会预订整羊,经过屠宰分类后,再通过真空打包、冷链快递运送到全国各地。红红火火的“羊经济”不仅让养殖户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也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中午时分,陆续有客人走进雷羊食府,空气中弥漫着烤羊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雷州山羊一年四季可食用,其肉味鲜美,纤维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鲜美多汁、口感丰富的烤全羊广受食客喜爱。
制作一桌烤全羊从宰杀清理,到腌制烤熟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六个小时。挑选一只脂肪含量较高的羊,宰杀、去毛、去内脏并清洗干净,随后晾干表面水分;用盐、料酒、生抽、葱姜等调制一盆调料;在烤炉中烧炭预热,羊平铺于烤架上,用铁丝将四肢绑于烤架四角;定期翻动羊身并刷酱料,确保受热均匀,表面酥脆,羊肉入味;待羊肉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将全羊取出进行切片。
经过精心的烹饪处理,羊肉保持了肉质的鲜嫩和口感的丰富层次。咬下一口羊肉,鲜美的汁液迅速在口腔迸溅,香味弥漫,令人陶醉。肉质鲜嫩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嚼劲,让人回味无穷。此外,羊杂、羊骨、羊头等可以用来熬汤或煮粥,与烤羊肉搭配食用,更添风味。再辅以几碟果蔬添味解腻,为食客献上一场味蕾盛宴。
除了烤全羊,雷州山羊还有多种烹饪方法,如清水羊、白切羊肉、木瓜羊等。在制作过程中,雷州的大厨十分注重保留原材料的纯正滋味,通常使用最简单的调料增味。
除了独特的口感,雷州山羊肉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雷州人认为其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是人们心中的高端食材,兼备美食与药用滋补功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老幼皆宜,深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