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教神灵中坛元帅哪吒三太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教神灵中坛元帅哪吒三太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iding.org/taoist-culture/taoist-deities/1445.html

哪吒,这个在中国文化中广为人知的神话人物,不仅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大放异彩,更在道教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坛元帅,哪吒不仅是道教护法神将,更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哪吒在道教中的神职、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以及现代文化中的表现。

一、哪吒:从银幕传奇到道教神灵的不朽神话

最近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这些影片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动画的认知。通过这些影片,哪吒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哪吒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

在道教中,哪吒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神灵,同时也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人物,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二、道教身份哪吒三太子

中坛元帅,全称:中坛元帅太子爷、中央祭坛元帅、中坛元帅大天尊、中坛元帅李法主等,是中国著名道教神仙“哪吒”三太子的神位封号之一;是台湾道教和汉族华人所信奉的重要神灵。闽台地区民间自古以来哪吒太子信仰兴盛,在东南沿海一带被尊为镇水之神,哪吒是道教闾山派的中坛李法主,在道教中统属于“五营神将”之首的主帅护法大神。主要出自于道教经典《宝诰大全》、《中坛元帅真经》的记载。

中坛元帅是《宝诰大全》、《中坛元帅真经》书载的神号,台湾道教信仰的官封,此封号是属于中国道教天神哪吒的神位遵号,乃道教神祇的尊称和头衔,哪吒最初的形象是由佛教的护法神将“那咤”演变而来,最终的形象定格为中国神仙。在成为民间神祇之后,就被正式列入了道教神谱。道藏典籍《道法会元》、《宝诰大全》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均将哪吒正式收录为道教护法神。

部属:五营神将(哪吒司掌五营神将中的四名神将和所有兵马)

中坛元帅的形象:身穿金甲红袍,脚穿战靴,头戴凤尾头冠,背装四面旗帜,一手持火尖枪、一手持乾坤圈、上身披着混天绫、脚蹬风火二轮,整体含京剧风格。(台湾民间一带的风俗形象,台湾同胞在每年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都会为哪吒太子庆祝生日诞辰的活动和祭祀,信众们祈福安康)

哪吒太子是“五营神将”里的中营主将,是统领五营神兵神将的统帅。五营神将又名五营神兵、五营将军,以中坛元帅哪吒为首,是所有神将的首领,在台湾常以电音三太子的形式表演出席或庆祝神诞日。

五营神将:所谓“五营神将”的五营,是指东营九夷军、南营八蛮军、西营六戎军、北营五狄军、及中坛三秦军。这五营中是以中坛三秦军的首领为主,统帅其他四营,哪吒正是坐守中营的元帅,因此就有了“中坛元帅”的称呼。这五营神兵的神职,是保护道教诸庙坛、神境和民间村庄的护法神,抵御邪魔妖恶。总结来说就是保境安民。

中坛元帅是哪吒信仰的一环,同时也是哪吒三大身相之一(哪吒有三种不同的形象,分别是:“哪吒三太子”、“莲花三太子”、“中坛元帅”)。

部属:东营【张基清将军】、南营【萧其明将军】、西营【刘武秀将军】、北营【连忠宫将军】

中坛元帅宝诰

中坛元帅宝诰是道教赞颂哪吒的骈文,以下是宝诰的全文:

中坛元帅宝诰

志心皈命礼。兴周圣将,灭纣前锋;金光洞裹炼金光,玉虚奉命降陈塘。左执金圈,右执尖枪;足踏两轮,日风日火;驱妖灭怪斩魔王。亲历一千七百浩劫,而圆道果,破尽三万八千恶阵,永镇天宫。一蕊莲花,化成庄严妙相;十方世界,广济救苦慈航。玄功深奥,变化无穷,达地升天转眼中。临敌无惧,威武堂堂;大忠大孝,至勇至刚,安民护国,中坛元帅天尊。

这段宝诰以严谨的平仄韵律,赞美了哪吒的神通广大和功德无量,表达了对这位道教神灵的崇敬与信仰。在道教仪式中,中坛元帅宝诰常被诵读,以祈求哪吒的庇佑和保佑。

三、哪吒的民间信仰

(一)民间信仰的盛行

哪吒在民间被视为保护神,尤其受到习武之人和儿童的崇敬。他被认为是武勇的象征,能够保佑人们平安健康,驱邪避灾。在一些地区,哪吒还被奉为小孩的保护神,家长们会为孩子祈求哪吒的庇护,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二)民间门派的信仰

在民间,有一些门派特别尊崇哪吒,例如道教闾山派。闾山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流传于闽台地区,在闾山派的信仰体系中,哪吒被尊为“中坛李法主”,是五营神将的首领,负责保护道家诸庙坛、神境和民间村庄,抵御邪魔妖恶,保境安民。这些民间门派通过祭祀、祈福等活动,表达对哪吒的信仰和敬仰,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哪吒的神话故事和文化精神。

四、哪吒的神话故事

哪吒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哪吒闹海

哪吒年幼时,因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

(二)哪吒与李靖

哪吒与父亲李靖的关系复杂而深刻。在一些版本中,李靖因哪吒闯祸而责备他,甚至试图惩罚他。哪吒感到委屈和愤怒,最终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以示反抗。然而,在后来的故事中,哪吒与李靖的关系逐渐缓和,最终达成和解。这种父子关系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深刻思考。

五、哪吒的现代形象

近年来,哪吒的故事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再次焕发光彩。《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以其精美的动画特效、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这些影片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动画的认知。通过这些影片,哪吒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