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烧3万藤甲兵时直呼:必折阳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葛亮火烧30万曹军面不改色,为何烧3万藤甲兵时直呼:必折阳寿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9590433_121165127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一提起诸葛亮,便想到他的聪明才智,被称为“智慧锦囊”的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是刘备三顾茅庐费力招揽的人才,刘备确实有双识人的眼睛,也为蜀国后续的大业发展寻得了一个最强大脑,而诸葛亮也不负众望地立下一次又一次功劳。

生于三国战乱时期的他,在政治军事上都很有自己的见解,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他所经历的几大战事都展现了他强大的军事头脑,火烧连营,空城计,再到赤壁大战,每每不体现他的才华。其中,广为流传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从古至今都被作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为世人所探讨。

曹操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刘备,兵临城下,孙刘联军虽寡不敌众,但气势却一点不输,这时周瑜、黄盖等人发现曹军的连环船易燃,便决定利用火烧逼退,加上有诸葛亮这个军师出谋划策。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招借东风火烧连环船,瞬间扭转孙刘联军的劣势。

齐刷刷的火把一放,只见曹军的船只被铁链紧紧相扣,一时半会儿无法散开,诸葛亮算准放火时机,东南风最急的时候,在自然条件的助力下,火势迅速地蔓延开来,大火甚至蔓延到曹军在岸上的营寨,一时间曹军将士死伤无数,损失惨重,最终曹操惨败协残兵北返。

而面对死伤惨重的三十万曹军,诸葛亮依旧神色镇定,一时间看不出悲欢。此时的诸葛亮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仿佛曹军大伤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诸葛亮与曹操斗智斗勇多年,城府也深,身临多场战役的他,早已见惯战场上的生与死。可是火烧藤甲兵这一战,连诸葛亮也不自觉地感叹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诸葛亮为北伐曹魏做准备,亲自带兵平定南方,以解后顾之忧,南蛮首领孟获亦是个有勇无谋之人,诸葛亮七次设套,均七次擒获。而孟获也是个心气极高之人,这一来二去,孟获心中憋着一股气,为了一洗前耻,打败诸葛亮,便向邻国乌戈国借来了三万藤甲兵,再次出战。

《三国演义》中说到:“其藤生于山洞之中,盘于石壁之上。”这藤甲是经过特殊处理而成的,乌戈国人为研制出更坚韧的铠甲,将山洞挖掘出来的藤放至桐油中浸泡六个月多后取出暴晒,晒干后,继续放入桐油二次浸泡。反复浸泡暴晒十余遍,才铸成铠甲。这藤甲与普通铠甲相比,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刀剑的伤害,不怕水,透气性强。

有这藤甲兵的相助,孟获这次很快便占据上风。危难之时,诸葛亮想起用火攻,遂将敌军引入死谷中并设下埋伏,封住谷口,桐油浸泡过的藤甲虽不怕水,但遇火即燃,一把火便将三万藤甲兵活活烧死,无一幸免。场面极其惨烈,就是见惯了沙场生死的诸葛亮,也忍不住大呼:“折我阳寿”。

世人对诸葛亮“火烧赤壁”和“火烧藤甲兵”这两场战役的不同反应进行了猜测。有人认为诸葛亮对藤甲兵有所感叹是因为火烧赤壁是周瑜提出的,诸葛亮只不过是出谋划策,而火烧藤甲兵的始作俑者就是诸葛亮,从帮凶和主谋的意义上,诸葛亮面对三万藤甲兵更有负罪感。

有人认为,事实上三十万曹军也不完全是烧死的,大部分曹军为了躲避火烧跳入水中,曹操的北方大军水性恶劣,不敌南方,最终还是淹死。而藤甲军是被设计困与谷中无处可逃,身上的盔甲紧紧贴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燃起来,一个个青年哀嚎倒下。诸葛亮也是爱国爱民之人,看着这惨烈的现场,也为之所动。

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惋惜藤甲兵,是因为他们是无辜的,只是孟获搬来的救兵,支援罢了。从根本上讲本是无需参与两军之战,却不知就如此丧失生命。于是诸葛亮内心极其不忍,对于这三万壮士甚是惋惜。当然也有其他说法,但真相如何人们也不得而知,且知晓战争伤害的都是无辜的百姓。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战场无情人有情,纵使是驰骋沙场的诸葛亮,也有柔情不忍想要息战的瞬间。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战争也在逐渐减少,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前人用鲜血换来的,应当珍惜这难得的和平。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八阵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