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荠菜: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荠菜: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m.zhiwutong.com/latin/feeding-plant/492815.htm

荠菜,又名荠荠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温带地区的野生植物。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饲料和蔬菜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饲用价值和药用功效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这种常见的野生植物。

基本信息

  • 种中文名:荠菜
  • 种拉丁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 别名:荠、荠荠菜
  • 科中文名:十字花科
  • 科拉丁名:Cruciferae

形态特征

荠菜隶属于十字花科,荠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5-50cm,茎直立且有分枝,全株稍有单毛及星状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柄,叶片大头羽状分裂或不分裂,长3-10cm,宽8-20mm;茎生叶无柄,狭披针形,长1-4cm,宽2-13mm,先端锐尖,基部箭形且抱茎,全缘或具疏细齿。

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后显著伸长。萼片狭卵形,长约1.5mm,宽约1mm,具膜质边缘;花瓣白色,矩圆状倒卵形,长约2mm,具短爪,雄蕊6枚,4强,基部有两个蜜腺。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少形,长5-8mm,宽4-7mm,扁平,先端微凹,有极短的宿存花柱。种子2行,长椭圆形,细小,扁平,长0.8-1mm,宽0.3-0.5mm,厚0.3mm,黄色,子叶背倚。

地理分布

荠菜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同时在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世界广布种。

生态特征

荠菜的生育期受地区性水热条件影响。在中国东北地区,从3月份开始萌发或返青,到6月中下旬开始枯黄,生育期约为120天。经过约半个月的休眠期后,又可萌发新苗,一直延续至10月份。南方地区如上海,全年除12-2月份外,其他10个月都能良好生长,11月份仍可开花结实。

荠菜适宜在pH值为7.5-7.8的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年降雨量350-800mm的地区最适宜。它耐寒抗旱,能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长期生存,但对炎热敏感,6月份后会因高温而枯黄死亡。种子在12-15℃即可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15-20℃,低于5℃或高于30℃时不发芽。种子寿命较长,发芽力可保持5年以上。

饲用价值

荠菜全草质地鲜嫩柔软,富含水分,干鲜比为1:7。其营养价值较高,茎、叶和花序的鲜重比为36:28:36。荠菜是中等饲用植物,牛、马、羊均喜食。因其萌发返青早、产量高,可作为家畜的早春饲草。荠菜还是优良的猪饲料,始花期质地鲜嫩,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丰富,鲜草蛋白质含量2.99%,干草蛋白质含量为21.5%,富含钙及维生素C。做为猪饲料,以青生喂为宜,或放牧自行采食。现蕾开花后,茎、叶粗老,应切碎或发酵后饲喂,但开花后期因质地粗老而降低饲用价值。

药用价值

荠菜全草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等症。种子能治眼痛,有明目作用。

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Jì Cài
【别名】 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
【来源】 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Medic.,以全草入药。春末夏初采集,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
【用法用量】 0.5~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