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原来这6种小吃,才是港式茶餐厅的经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原来这6种小吃,才是港式茶餐厅的经典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ajin.com/6/20076.html

在香港的茶餐厅里,不仅弥漫饭香,更弥漫着人情味,这里有香港节奏,更有香港的精神和香港的创意。

餐品多样、上菜迅速、价格亲民,就算一个人吃,也丝毫不会感到孤独与尴尬。这是香港茶餐厅能够遍布全港,并且几乎家家都能门庭若市的理由。坐在对面与你拼桌共食的陌生人,可能是身穿香奈儿套装的Office Lady,也可能是踩着旧人字拖的街边小贩。有人点一份鱼蛋河粉配一杯港式奶茶,也有人点餐蛋车仔面加上咸柠七,在高消费高物价的香港,这些不出50港币的餐食搭配,就可以满足果腹或快节奏的需求。

茶楼?茶餐厅?傻傻分不清楚

简单来说,吃饮茶的地方是茶楼,吃公仔面、餐肉蛋饭等快餐的地方则是茶餐厅。茶楼和茶餐厅。对香港人来说有极大差异,台湾有些茶餐厅则会兼卖蒸笼点心。

  • 茶楼:主要提供蒸笼点心与热茶,在茶楼饮茶,讲究慢饮慢食。
  • 茶餐厅:结合中西饮食文化,吃得到面饭类和菠萝油、三明治等,是香港人一天三餐都能在此解决的地方,重点是快。

港式饮茶这样来

饮茶发源自中国广州省,起因是卖茶处旁同时有人叫卖点心,便逐渐形成喝茶配点心的习惯。起初只是讲上茶楼,后来因为饮茶一词在广东话中意指喝茶,所以就渐渐被饮茶所取代。一盅两件是一个人饮茶时常点的方式,代表一壶茶、两个点心,直到现在,老一辈的人还是维持这样叫法。

40、50年代的香港茶楼,内部分工精细,可分为蒸笼部、糕点部、专门制作肠粉的部门、甜品部,就连茶也都由店家准备、冲泡,可说是香港饮茶文化的全盛时期。

香港独特的饮茶文化

香港人每天总由茶楼饮茶开始,晨曦中,热闹喧嚣的人潮、点心车在食堂里繁忙穿梭,十分热闹。随着香港茶楼的普遍与竞争,早年以茶为主角,仅搭配少数几样点心的用餐型态,慢慢演变成现在以点心为主角,尤其是一笼笼的蒸笼小点放在推车上,在用餐客人之间游走,客人直接挑选推车上的港点,加上推车服务员的热忱招呼声,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饮茶对香港人来说是一种社交行为,因此会说去饮茶,而非去吃饮茶。香港茶楼早上六、七点就开卖,祖父母会带着报纸,点几个点心和一壶茶,慢慢吃、慢慢看,店家也不会赶人。早期香港茶楼也是一种交易平台,香港人会在茶楼里找仲介、找工作,因为工头和仲介都到茶楼吃饭。香港茶楼大部分从早茶开始提供点心,晚上则卖粤菜,但现在只剩老字号店家才会在早上开门营业。

必吃!港茶的代表茶点

  1. 虾饺
    好吃的虾饺一定要皮Q、虾大块,加太白粉制作的外皮Q弹软嫩,内馅除了虾,还会再搭配笋子或荸荠,吃起来才能弹牙脆口。

  2. 肠粉
    特调粉浆蒸熟后形成薄透白色外皮,包入完整的虾子或牛肉丝、叉烧肉片等,再淋上特调酱汁,咸中带甜的口味相当吸引人。

  3. 烧卖
    皮薄、馅多、肉质弹牙饱满,一口咬下就能感受肉汁从齿缝溢出,再加上各家特调的内馅,更增添不同风味。

  4. 凤爪
    利用叉烧酱汁来为鸡爪调味,肉质蒸得软烂,就连骨头都入味,入口轻轻一抿,骨肉马上分离。

  5. 叉烧包
    浓郁又甘甜的叉烧酱与肥而不腻的烧肉,搭配软嫩中带点湿黏口感的面皮,是港点中的经典项目。

  6. 糕点
    饮茶中常见的糕点,如蛋塔、紫米等,大多是融入了西方饮食特色后所推出的品项,也相当受欢迎。

在香港的茶餐厅里,不仅弥漫饭香,更弥漫着人情味,这里有香港节奏,更有香港的精神和香港的创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