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错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讲究!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错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讲究!
早晨起来喝一杯水,是很多人每天的例行习惯。但你真的会喝水吗?从水温的选择到饮用的时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健康。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晨起喝水的正确方式,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饮水指南。
很多小伙伴
都有早晨起来喝杯水的习惯
认为这样能促进排便、清醒大脑
但如果这杯水没喝对
反而有可能伤身
一杯水从进入口腔开始,就启动了它对身体的贡献之旅,你怎么喝水,身体怎么吸收水,直接关系到健康,而这一切都和胃肠道紧密相关。
早上起来建议喝一杯水,因为夜里器官留在肠胃的污垢需要我们把它排出来才行。那么,喝凉白开呢?还是喝温开水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早上一杯水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晨起喝水有哪些误区?
怎么喝水才正确?
早上喝水的好处
早上喝水能补充细胞水分、促进水液代谢、稀释血液、预防便秘等,同时保证上午人体水分充足,使得皮肤润泽,长期则有益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图源网络
- 晨起第一杯水喝温开水,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
- 温开水干净、温和,用温水漱口,会感到清爽舒服;且能使口腔细菌、食物残渣更易清除。
- 晨起喝温开水不但能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助有效吸收早餐摄取的营养。
温水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自于水的温度,适当的温度可以起到驱寒养胃、促进新陈代谢、清洗口腔、保护牙龈、缓解肠胃痉挛等作用。
关于早上喝冰水还是常温水,要根据自身习惯和生理健康状态而定。
一些从小就有喝凉水习惯的年轻健康人,身体已经适应了摄入冰水。而且凉白开可以促进早晨排便,刺激神经起到提神作用。
大部分人喝了凉白开之后,都比较容易排便,之所以能促进人体排便是因为冷水对胃肠道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蠕动,出现便意。但是,冷水还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收缩,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胃病、腹痛、腹泻等问题。
图源网络
温白开作为最没有负担的水,其实是最佳选择。一般来说,水温以25~37℃左右为宜。
早上喝水建议少量多次慢慢喝,每次喝水不要超过100ml,每小时喝水不要超过1000ml。
早上喝水误区
- 喝太多、喝太猛
早上起床后,人易处于缺水状态,有些人还特别容易口渴,就喜欢“咕噜咕噜”一顿猛喝。但这样的喝法,其实并不好,更建议小口少量多次饮用。
因为人的肾脏每小时能排水800-1000ml左右,若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饮水,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而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
- 偏爱蜂蜜水、淡盐水、柠檬水……
比起白开水,很多人更喜欢在里面加点料,认为蜂蜜水能通便,柠檬水美白……但其实,“加料水”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好,或者并不适合:
- 蜂蜜中虽然含有很多有益健康的成分,但果糖含量很高,而果糖进入人体后需要代谢转化成葡萄糖,再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一来,对高血糖人群来说并不适合,反而加大血糖波动幅度。
- 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期,淡盐水喝多了可能会使血压更高。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功异常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大部分人的日常饮食中,盐分已经爆表了,就不要再额外增加了。
- 柠檬水中的维生素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来说,空腹喝更容易刺激胃,产生反酸、嗳(ai)气等症状。
抓住喝水的黄金时段
除了早上起床后,其实一天当中,还有几个时间点也需要补充水分:
- 饭前半小时
饭前半小时胃是空的,胃酸浓度较高,又没有“消化任务”,饥饿感比较强,喝一杯水能稀释胃酸,辅助缓解饥饿感,也可以让肠道为食物消化做好准备。
有些人担心喝水会稀释胃液,反而导致消化不良。其实不是边吃饭边喝水或是饭前饮用过多,一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 午睡后
午睡时人体体温升高,导致一部分水分变成汗液蒸发,再加上肠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水分,容易感到口渴,此时补充200ml的水刚刚好。
图源网络
- 下午三四点
这个时候已经工作或者学习较久,人体会出现一定的疲惫感,此时喝水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还能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减少赘肉的产生。
- 晚上睡前1小时
睡觉时人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和汗液蒸发而不断流失,血液粘稠度也会进入高峰,因而有必要在睡前1小时的时候补充200ml左右的温水。
这个量不用担心晚上要起夜上厕所,也不用担心第二天会水肿,同时有助于稀释血液,对身体好。
- 起夜时
不少人有起夜的习惯,特别是中老年人,有时会有夜尿频繁的症状。起夜之后可以补充一杯100ml毫升的水,能降低高血压、夜间糖尿病发作的风险。
- 特殊时期
- 感冒发烧时,喝水能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利于疾病康复。
- 呕吐腹泻时,能够避免脱水。
- 便秘时,多喝水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 运动期间,出汗多,需要及时补水保持体液平衡。
图源科普中国
- 洗澡前后,洗澡前先喝水,可防止因洗浴时出汗较多、血黏稠、血压升高所致的意外发生;洗完澡后喝水则是补充丢失的水分。
三类人群要控制喝水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建议:男性每天喝达到1700ml的水;女性则是达到1500ml。但这个推荐量是对于健康人群而言的,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则需区别对待:
- 慢性肾病患者
这类患者易出现尿少和水肿的现象,意味着喝进去的水无法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喝水量需要根据尿液的多少来调整。
全天适宜的水量= 500ml+前一天小便量。比如说前一天的尿液量约在800ml,第二天摄入的水应该控制在1.3升左右。
注意:这里所说的水,不仅是饮用水,还有蔬菜、水果、牛奶、粥等中的水液。
- 心衰患者
心力衰竭的人本身因心肌收缩舒张障碍,使得血液淤积,有水肿情况。如果饮水量较大,体液量增加,血液可能变稀并增加血容量,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情况。
而且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肾脏受到影响,可表现为小便量变少甚至没有小便。因此,饮水较多,代谢过少时,水液出入失衡,反而加重心衰,更易诱发意外!
图源网络
控制饮水量是心衰护理非常重要的一环,严重的心衰病人几乎要控制在800毫升以内,具体可以咨询一下医生。
- 服用一些治疗胃溃疡药物的人
患有胃溃疡的人,服用的一些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与胃内渗出的蛋白质结合成凝胶状物,覆盖于胃黏膜表面,对胃部粘膜形成保护。
这个时候喝水太多,可能会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