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治疗新选择!EGFR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获新适应症
晚期肺癌治疗新选择!EGFR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获新适应症
晚期肺癌若转移到脑部,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特别是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脑转移的风险更高。近年来,EGFR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在台湾获得新适应症,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晚期肺癌若转移到脑部可能会造成许多影响,双和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冯博皓指出,其中「肺腺癌」是较容易脑转移的类型之一,初诊断约10-30%患者有脑转移的情形,若带有EGFR基因突变,脑转移的几率会更高,在治疗当中甚至高達一半以上的患者都会经历脑转移的過程。
因此,带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更应该与医师好好讨论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冯博皓主任表示,目前第一线标准治疗是单独使用 EGFR 標靶藥物,除了口服的方便性和对 EGFR 突变的疗效之外,还因 EGFR 基因突变患者容易会有脑部转移的问题,因此倾向于考虑使用对脑部穿透性佳的標靶藥物。目前 EGFR 標靶藥物合併化療使用在台湾也已取得適應症,成为医师在治疗晚期 EGFR 突变患者时,可以考虑的选择之一。
肺癌脑转移的影响与標靶藥的突破
晚期肺癌若转移到脑部可能会影響运动、语言、平衡,出现单侧手/脚无力、失语症、步态不稳等症狀,对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冯博皓主任提到,如果转移到掌管情绪的前额叶,甚至会有如变了一個人一样的情况,原本个性温和的人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没耐性。
在过去没有標靶治療的年代,脑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其实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冯博皓主任说明,因为化学治疗没有办法进入脑部,所以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基本上会以脑部核能放射电治疗为主,不过標靶治療出现后,患者可以只用標靶治療就控制全身癌症及脑转移的问题,可以说是20年来最大的突破。
EGFR標靶藥物擴大晚期一線給付範圍
现在標靶藥物也已从第一代进展到第三代,冯博皓主任提到,標靶藥物对脑部穿透性的效率也随着藥物开发的进展而改进。台湾自113年10月起,EGFR 標靶擴大给付用于晚期肺癌第一线治疗,适用对象由第四期扩及第3B/C 期,惠及更多需要的患者。
除了单用標靶治療以外,现在標靶藥合併化學治療也取得適應症,可以用于晚期肺癌治疗上。冯博皓主任分享,临床上有60多岁的女性个案,晚期肺癌没有脑转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疗到现在4年了,疾病都控制得很好没有恶化,另外也有6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晚期肺癌合并脑转移,治疗亦达到20个月以上的控制期。
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选择与副作用管理
不过两种治疗合併使用,会不会产生更多副作用呢?冯博皓主任表示,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增加「免疫性肺炎」这个標靶藥物副作用,但目前观察是跟过去处理的经验类似,会影响病人接受治疗的副作用主要还是化療的副作用,如:血球降低、感染等,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请配合医疗团队监测療效及副作用。若疑似有副作用发生,应尽快联络医疗团队。
冯博皓主任认为,美国国家综合癌症资讯网络(NCCN)治疗指引,已将標靶藥合併化學治療列入治疗建议中,台湾也已通过適應症,对晚期肺癌患者来说等于多了一个新的治疗武器,不过当然不是每个病人都需要用到这么强的武器,但对脑转移的患者确实可以考虑第一线使用,让疾病获得更好的控制。
双和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冯博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