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徽墨:忠于古法 行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徽墨:忠于古法 行于创新

引用
新华网
1.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31030/eaeb867ed89b4c649a9430044871bad4/c.html?page=7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配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

今年66岁的周美洪是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的老厂长,他于2007年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徽墨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徽墨在国内一度是被忽视的,随着圆珠笔、水笔等现代书写工具的出现,徽墨的国内需求低迷不振。”周美洪说。面对困境,在坚守古法制墨的同时,周美洪开始寻求突破。2006年,周美洪鼓励大学毕业的儿子周健回到墨厂,从事对徽墨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忠于古法,行于创新。”周美洪和周健奉行这样的理念。

改进配方提高下墨速度、开发徽墨文创产品、主动接纳研学游客、拥抱短视频和电商推广徽墨……回到墨厂后,周健的创新想法一个接着一个,也慢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墨厂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研学学生超过20万人,通过电商年销售徽墨超过2000万元。

“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在产品的文创设计、电商推广上下功夫,让徽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周健说。


图:周健在雕刻墨模


图:工人在熬胶


图:工人将骨胶与烟灰混合后的墨泥锤打成墨饼


图:周健(右)在父亲周美洪的注视下从墨模中取出压制好的墨


图:工人在晾墨车间查看通风晾制的墨


图:周健在查看通风晾制的墨


图:工人在描金车间为晾制好的墨描金


图:周健直播时向网友展示徽墨的书写效果


图:成品徽墨


图:周美洪(左一)与儿子周健(右一)、孙子周墨合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