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与应用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与应用
在高考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艺术手法的考查是一个重要且常考的题型。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时往往感到困惑,难以准确区分它们的概念和应用。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三种手法的区别与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对比、主次、远近、白描、联想、想象、渲染、衬托(正反衬)、烘托、象征、通感、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借物喻人、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动静相衬、设置悬念等。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修辞手法种类繁多,常用的有比喻、白描、比拟(分为拟人、拟物)、排比、借代、用典、衬托(反衬、陪衬)、对比、对偶(对仗、对仗、排偶)、双关、象征、夸张、倒装、反问、互文、反语、设问、引用、通感(移觉、移就)顶真(又名顶针、联珠)、指代、委婉、叠字、回环、迭音、复叠、倒文、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翻新、反复、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换算、回文、降用、歧谬、拈连、摹绘、列锦、连及、警策、示现、重言、重叠、移用、须真、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婉曲、跳脱、转文等共计63种。
考试中的应用
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常常会用艺术特色来命题,这时应该同时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中选用恰当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手法的定义和特点,才能在考试中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