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牛马史:第三帝国不崩溃,全靠犹太劳工996续命?
纳粹牛马史:第三帝国不崩溃,全靠犹太劳工996续命?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和其他被占领国家民众进行强制劳动的历史,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发人深省的话题。本文将详细探讨纳粹德国如何利用这些奴隶劳工来维持其战争机器的运转,特别是在1944年军工生产达到战时高峰的背后,揭示纳粹德国对奴隶劳工的残酷剥削和虐待。
众所周知,二战中的犹太人是纳粹德国大屠杀最主要的牺牲品。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纳粹抓到犹太人就给送到集中营然后就是毒气室焚尸炉一条龙的灭绝行动。但其实在整个战争期间,尤其是在战争的最后岁月中,有相当多的犹太人和被占领国家的民众战俘被强行征召做了奴隶劳工,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工厂中拼命劳作,支撑着纳粹战争机器的运转。
讽刺的是,正是靠着这些奴隶劳工,纳粹德国在眼看快要完蛋的1944年军工生产竟然达到了战时的高峰。那么,奴隶劳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早在纳粹上台之前希特勒被抓进监狱之时写下的《我的奋斗》中,就明确提出将来德意志民族要征服欧洲征服东方,到时候所有的被征服民族都得给德国人当牛做马。后来纳粹掌权,德国发动二战之后,一切都按照希特勒的设想进行。
图为纳粹集中营中幸存的犹太人
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之后新成立了波兰总督府,按照总督府的命令,超过12岁的波兰人,甭管是不是犹太人,都必须强制为德国人劳动,甚至有的波兰人还被强迫去德国的农场干苦力。往后随着纳粹德国征服西欧,又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也控制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到1942年,虽然战争形势对纳粹德国是一片大好,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越来越多的熟练工人被抽调到前线,后方的兵工厂需要全力运作,那就只能依靠占领区的劳工了。
图为1942年纳粹德国发给波兰强迫劳工的身份证件,以及波兰人必须佩戴的“P”字贴片,以区别于德国人
在当时,外国工人被严格分成若干等级,待遇最好的是客工,他们来自和德国友好的国家,或者自愿从法国西欧过来,签的是正式合同,拿的是正经工资,但他们在所有工人里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绝大多数工人都是被纳粹德国强制劳动的,这其中有战俘,纳粹让他们强迫劳动已经是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了。但毕竟他们自己也有战俘在英美等国,所以使唤战俘也还有所顾忌。
从波兰总督府抓来的平民待遇就惨的多了,他们必须佩戴特定的标志,几乎得不到什么工资,也不允许随意走动出入公共场所,不能结婚,也不能拥有财物,每周工作七天没有休息。这些人构成了纳粹奴隶劳动的主力,1939年纳粹抓捕了三十万波兰平民做工,到1944年,这个数字就攀升到了两百万左右。而比波兰平民劳工数量更大,待遇更惨的,则是所谓的东方劳工,他们是在苏联战场抓获的战俘,人数超过三百万人,他们居住的地方被铁丝网层层包围,党卫军和盖世太保随时监控,什么工资和基本的待遇都不要想,能保住性命多活一天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图为一名女性东方劳工在操作机床,注意她胸前佩戴的Ost标识,这是“东方劳工”(Ostarbeit)的缩写
纳粹德国的有一个托特组织专门负责军事大型工程建设。既然有这么多几乎免费随用随弃的劳动力,那就不用白不用。所以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军事工程建设进展神速,到1942年时有140万奴隶工人在为托特组织服务,靠着这样惨无人道的剥削,纳粹德国占领西欧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法国沿岸港口建设了好几座大型混凝土潜艇洞库,也沿着法国北部迅速地建造了大西洋防线的坚固堡垒。
图为纳粹德国在挪威特隆赫姆多拉修建的潜艇基地洞库
图为纳粹利用劳工修建的大西洋防线
这些工程施工周期如此之短,质量如此之好,背后自然是奴隶劳工们的血泪。战后那些潜艇洞库炸都炸不掉,直到现在还留下许多,无声地控诉着托特组织和纳粹的暴政。
图为1933年的施佩尔
1942年初,托特组织的负责人弗里茨·托特在一次飞机事故中遇难,接替他的是希特勒非常赏识的建筑师施佩尔。他上任之后尽一切努力提高德国军工生产的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奴隶劳工。之前提到的这些不够用,那就从集中营里找囚犯。
当时纳粹高层刚刚在万湖会议中确定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但德国的工厂需要更多的劳工,所以那些犹太人在被抓进集中营之后有不少还得从事强迫劳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站站台上有党卫军军官指挥着刚被抓来的犹太人进行分流,有点劳动能力的站在一侧去给纳粹的军工厂当牛做马,而没有劳动力的老弱病残则站在另外一侧,并被很快地送往毒气室。
图为一名在德国工厂内劳动的犹太劳工,注意他胸前佩戴的大卫六芒星标志
当然,就算是一时不用去毒气室捡回一条命,也不意味着以后就安全了。集中营的党卫军看守们非常巧妙地在“屠杀犹太人”和“让犹太人做工”之间找到了平衡,那就是尽可能地让犹太人劳动致死,反正还有新的犹太人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比如在毛特豪森集中营,犹太人被命令从采石厂背负沉重的石头爬上一百八十六级台阶,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死于非命,而对于纳粹高官来说,这连“德意志征服世界的必要代价”都算不上。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有句话说得非常赤裸裸,我根本不关心有多少俄国妇女因为挖掘反坦克壕沟而累死,我关心的只是反坦克壕沟是不是已经挖好了。
图为工厂里生产中的Bf-109G6型战斗机,战争后期德国空军的顶梁柱之一
图为和Me-262一起研发的所谓“人民战斗机”,注意看右边介绍牌上的图片,当时这种未完工的战斗机大量停放在山洞中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图为纳粹德国的V-1飞弹和V-2火箭给英国人留下了痛苦的印象,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里这两件展品占据了C位,这些奇迹武器也是由大量奴隶劳工制作的 图为三喵先生提供
直到1944年,纳粹对于犹太劳工的态度还是虐待致死,但战局的恶化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这么做了。面对从东西两个方向压过来的敌人,德国需要更多的武器供给前线,也需要更多的劳工去协助纳粹科学家研发所谓的秘密武器,比如梅塞施密特262喷气式战斗机,或者V-2导弹,等等等等。
此时无论是波兰平民劳工还是东方劳工,潜力已经基本被挖掘殆尽,能用来继续挖掘潜力的只有犹太劳工了。此时的施佩尔已经升任纳粹德国军需部长,他亲自跟党卫军交涉,让他们留出相当一部分犹太劳工去各个军工厂,比如奔驰宝马亨舍尔等等地方。
图为宝马公司内的集中营囚犯劳工正在连班倒生产气缸机件
一时间,各个工厂的车间里到处都是佩戴着大卫六芒星,穿着囚犯衣服,衣衫褴褛的犹太劳工。当然有的企业家瞅准机会雇用了不少犹太劳工,拯救了他们的性命,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辛德勒,然而像他这样的毕竟是极少数,在绝大多数工厂里,犹太劳工从事的基本是无偿劳动,生存条件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也随时面对被处决的危险,正是靠着榨取他们的劳动力,再加上施佩尔对工业结构的优化,整个1944年即使德国的各大工厂遭到了猛烈空袭,纳粹德国的坦克飞机产量还是攀上了战争期间的最高峰,这也被称为“纳粹德国的军工生产奇迹”。只不过到了这个地步,什么奇迹都晚了。
图为正在制造枪支的劳工
图为正在参与因盟军战略轰炸的工厂修复的外来劳工
时间进入1945年,明眼人都看出来纳粹德国败局已定,而纳粹高层还妄想着用奇迹武器翻盘。他们为梅塞施密特262飞机规划好了新的山洞工厂,这工厂就挨着集中营,动员一万囚犯过来毫不费劲。与之类似的,V-2导弹也用了几万劳工,甚至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死去的犹太劳工数量比V-2导弹炸死的平民都多。
图为战争结束时在山洞工厂发现的纳粹德国He-162的机体,挖空一座山,制造这么多飞机,这个过程死了多少劳工,可能永远成为了历史的秘密
当然啦,不管他们再怎么惨无人道,纳粹德国也还是在这一年灰飞烟灭,随着一座座集中营和奴隶工厂被解放,纳粹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劳工制度也就大白于天下。根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纳粹德国总共动员的奴隶劳工超过一千一百万人,考虑到德国的人口,这绝对是骇人听闻的数字。
图为1946年,绍克尔被处决之后的尸体
战后纳粹奴隶劳工的事情也被作为纽伦堡审判的重要议程而受到关注。负责从占领区“分配劳动力”的高官绍克尔被判处绞刑,而“军工生产奇迹”的负责人施佩尔,也因为虐待战俘和平民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另一位负责劳工问题的高官罗伯特·莱伊则是先走一步,知道自己的罪行罄竹难书,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所以他在被美军抓获关押在纽伦堡期间用撕成布条的毛巾上吊自杀,以此逃避了审判。
图为德国劳工阵线领导人罗伯特·莱伊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些首恶被惩处了,但那些使用了奴隶劳工的企业,比如奔驰宝马大众,在相当大程度上逃过了战后的处罚,日后关于奴隶劳工和赔偿问题,也成为了这些企业历史上抹不去的污点。
站在后世的角度看,纳粹德国甭管是所谓的军工生产奇迹还是什么秘密武器,背后都是无数奴隶劳工的鲜血和生命。纳粹的理论之下,这些奴隶劳工被理直气壮地剥夺了最基本的人权,被理直气壮地虐待致死,这是全人类的悲剧。所以说这纳粹德国是人类之耻,不管他们的制服多帅武器多厉害,这也绝不是一个正常人崇拜纳粹的理由。纳粹德国的一切,就该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应该是全体正常人类的共识。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