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挤了!下巴上的小白点,不是闭口粉刺!其实是...
别挤了!下巴上的小白点,不是闭口粉刺!其实是...
照镜子时,你是否发现下巴出现了许多白色小颗粒?这些小颗粒究竟是闭口粉刺还是其他皮肤问题?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下巴小颗粒的成因、类型以及科学的改善方法。
下巴小颗粒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下巴颗粒的大小、轻重,可能不太一样。但多数情况下是普遍、大面积存在的,而这些颗粒均和一个皮肤结构有关:膨大凸起的毛囊皮脂腺。
根据毛囊皮脂腺的开闭状态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皮脂腺肥大、脂质微丝。
皮脂腺肥大
特征:下巴上的颗粒呈半透明状,比较膨大凸起,化妆时容易卡粉,这便是皮脂腺肥大。
原因:皮脂腺的数量从出生起便不会改变,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下巴出现该类颗粒,说明毛孔油脂已开始堵塞,若长时间不能及时代谢,也没有进行疏通清理,油脂可能会进一步淤积,形成白头或者黑头。
脂质微丝
特征:通常出现在下巴、鼻翼和鼻头,颗粒较小,质地像黄白色的蜡,用手可以挤出细细的油脂丝或者小颗粒。
原因:在皮肤的自我清洁机制中,脂质细丝可以在30天左右被代谢掉。但如果油脂没有被皮肤及时代谢干净,毛孔就可能被堵死,进而发展成凹凸不平的闭口。
下巴颗粒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表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毛孔,我们关心的脸部,每平方厘米就分布着高达400-900个,这些毛孔可能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其实已经堵满了皮肤代谢的油脂、碎屑,还有外界的灰尘、化妆品细粉以及各种污染物。
脂肪代谢紊乱
当皮肤油脂无法均匀地分布,就会导致局部过盛现象,从而造成口周小颗粒的产生。
不好的护肤习惯
过度使用磨砂膏或去角质产品,再加上手法不当,就极易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伤口,从而导致皮肤在自我修复过程中生成白色的小囊肿。
长期食用油腻食物
长期食用油炸、油煎等类食物会使皮肤中的分泌物变得粘稠,不利于日常的新陈代谢,时间长了会堆积成脂肪粒。
下巴小颗粒如何改善?
不管是皮脂腺肥大还是脂质微丝,根源均是下巴处的皮脂分泌旺盛,只要抑制皮脂腺分泌和促进代谢就可以改善下巴小颗粒,主要有日常护理与预防、专业医美项目两方面。
日常护理与预防
定期去角质:去除脸上的废旧角质是保持皮肤光滑的重要步骤。选择适合肤质的去角质产品,每周进行1-2次,帮助去除死皮细胞,减少毛孔堵塞的风险。
清洁护理:选用温和且清洁力强的洁面产品,确保每天早晚清洁面部T区和下巴等油脂分泌旺盛的区域。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刺激皮肤。
控油保湿:使用控油产品帮助调节皮肤油脂分泌,选择适合油性或混合性肌肤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水油平衡。
专业手段疏通毛孔
化学焕肤(刷酸):化学焕肤可以疏通毛孔油脂,剥脱老废角质,刺激胶原蛋白的生成,溶解已经形成的皮脂分泌物的同时减轻皮脂腺膨胀,减少脂质微丝的分泌,加快代谢让脸变得光滑干净。
微针治疗:可以直接针对下巴小颗粒及其周围的皮脂腺进行选择性破坏,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肤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