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上海火车站:从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到现代化交通枢纽
解码上海火车站:从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到现代化交通枢纽
21世纪的今天,高铁技术已成为大国科技的体现。凭借着世界运营里程最长、年发送旅客最多、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等骄人成绩,中国高铁成为了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回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背后,你会发现,上海是个起点。上海成就了中国铁路,铁路对上海城市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有多少个火车站?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在哪里?上海曾经的“东西南北”站在哪里?上海的铁路、火车站,对上海带了哪些好处和不利因素呢?
上海是中国铁路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从1867年到2024年,上海铁路线路从一条到十余条,火车站从三个到五十余个,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到强,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战争走向和平走向复兴的强国之路。同时,上海铁路的修筑,一方面有效遏制了租界扩张,促进了华界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了长三角城市带和经济圈的形成,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同时因为走向问题,也造成了对上海城市空间的长期割裂。
1876年12月,中国第一条通车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开通。图为吴淞铁路举行通车典礼
1898年9月,淞沪铁路通车营业。图为淞沪铁路上海站
1909年落成的“老北站”主站屋
抗战胜利后,在老站房基础上修建的上海北站站房
曾经的上海西站(梵皇渡火车站、长宁站)
1916年,沪宁、沪杭甬两线接轨后,地处两线交叉口的麦根路货站开始办理货物中转和水陆联运业务。1953年1月,麦根路站改名为上海东站,曾是华东最大零担货运站
2006年,新上海南站建成。是世界首个圆形火车站,也是国内首个火车、地铁、轻轨、公交等多种交通工具“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2010年7月1日,上海虹桥站建成通车。是继上海站、上海南站后上海铁路枢纽又一主要枢纽级客运站
如今,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老车站化身上海新地标,吴淞火车站、南浦站、江湾站等都又成为上海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传承着城市文脉,讲述着上海故事。
2007年10月,吴淞铁路的吴淞站旧址,按原貌复建的“吴淞火车站”
饱经沧桑的江湾站焕新为1876老站创意园,钟楼、铁轨、站台等诸多车站元素被融入到园区中,赋予老站新活力。图为1876老站创意园的淞沪铁路江湾镇站
徐汇滨江的“南浦站”城市景观
201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铁集团联合批复的《上海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构建了“五个方向、十二条干线”的通道网络和“四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格局。不久,崇明岛将迎来自己的火车站。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联动形成新的“东方枢纽”,与浦西的虹桥枢纽共同成为上海市国际(国家)级客运枢纽。上海铁路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能力将大大提升。
上海铁路枢纽总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