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五子登科”,那么“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
古人常说“五子登科”,那么“五子”指的是什么?看完瞬间涨知识
“五子登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寓意吉祥的成语,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家庭的荣耀,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这个成语源自五代时期窦禹钧一家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古人对教育和品德的重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探寻“五子登科”背后的故事。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便流传下了许多的俗语,直到现在还一直被众人尊崇,因为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古代有许多的佳话流传至今,一件件耳熟能详的典故与历史人物的名字,以及至理名言深深影响着大家,甚至成为了一部分人学习的榜样。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词语都代表着不一样的意思,有很多成语背后隐藏着引人深思的故事,五子登科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有着不同深度的教育意义。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于考试都很重视,古时候你在科考中取得好名次,就有机会入朝为官,现在好的成绩与学历,是你步入社会的一个跳板。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一举登科,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是实现雄心壮志的第1步,那这其中的五子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登科的含义
现在五子登科被大家视为是一个成语,其实它是一个历史典故,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文化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我们在提高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了解每一个典故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加全面地去了解文字的魅力。
通过观看各种影视剧还有历史资料,我们能发现古人对科考很看重,有些人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够中榜。
古时候社会等级分明,最穷苦的百姓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每天都在为了温饱而忧愁,可一旦你能通过科考进入官场,那你的社会地位将直线上升。
登科这一词就是与科考制度相关的,它代表的是年轻学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最终成功考取功名。
所谓鱼跃龙门就是这一道理了,科举就是一道龙门,众多学子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去答试卷,你的文才能得到主考官的赏识,给出高分,那你就算是成功了。
登科之后可以入朝为官,这也就预示着你手中拥有了掌握他人命运的权力,而且可以得到朝廷的俸禄。
但对于穷苦百姓家出身的学子们来说,想要高中并不容易,因为古时候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门路,最终在科举考试中的名次,被大家族的成员取代。
科举存在的意义,本来是想让寒门子弟拥有入仕的机会,这能为朝廷带来更多新鲜的血液,但渐渐的被一些家族和官员垄断。
古时候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才子,曾多次参加科考才获得了名次,由此可以看出,古时候名门望族手中的权力大到离谱。
每代君王为了巩固政权,不断的去完善和推动科举制度,这才让科举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登科代表的可不是一次考试的成功,科举一般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众人通过乡试成为秀才后,才能参加下一轮的考试,然后成为举人之后,才能进入最终的选拔。
登科指的是在最后一层的考试中取得好名次,也就是说通过层层选拔成功上岸,才能用登科二字,这也预示着你彻底改变了命运
之后登科字代表的是读书人的成功,也是对当下有才能之人的一种赞誉,这算是对读书人最高的评价了,很多人在高考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一举登科。
五子登科的典故
登科有着极好的寓意,五子登科中的五子,字面意思肯定就是5个孩子了,它的表面意思是在一个家中有5个孩子都登科,这无疑是家族的荣耀。
古时候,百姓的收入有限,很多农民劳作一年,交完各种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只勉强够一家人的口粮,这也导致有不少贫苦人家出身的学子,没有财力支撑着他去读私塾。
更不要说一家中有5个孩子都读书了,这可是天大的压力,五子登科出自一个典故,其中的主要人物是窦禹钧。
在五代时期,窦禹钧出生在燕山府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在当时是有名的儒家大师,所以父亲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
他经常会看到父亲在家中做研究,和同龄的孩子相比,他启蒙特别的早,正当他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大师时,意外发生了,父亲因病去世,窦禹钧之后与母亲相依为命。
窦氏家族在当时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父亲的去世,虽然让他们一家人陷入到了悲痛之中,但收入还是很稳定的。
没有了父亲的监督,窦禹钧逐渐放弃了学业,反而是在经商方面彰显出了天赋,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混迹于商界,很快便凭借着自身的才智,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
他的生活品质有了保障,与当地的富商名流都成为了好友,这时他忍不住感叹,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如果像父亲那样读书的话,他绝对无法累积下如此雄厚的资产。
在这个期间,母亲给他安排了一门婚事,妻子贤惠,夫妻二人婚后琴瑟和鸣,生活过的也算是顺心如意。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那就是无奸不商,商人都是以利益为主,窦禹钧也是如此,他为了能获得财富可谓是无恶不作。
然而有一天他小憩时,却梦到了自己的父亲,梦境中父亲十分愤怒,指责他丢失了做人的底线,就算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梦中惊醒后,窦禹钧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那天开始他便多行善事,用挣来的钱救济穷人,还在在当地修桥铺路,他被大家称之为大善人。
此事说来也奇怪,之前和妻子成婚多年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当他开始做善事后,妻子很快就传出了好消息,两人更是一连生了5个儿子。
大儿子窦仪,次子窦俨,三子窦偁,四子窦侃,小儿子窦僖,孩子出生之后,窦禹钧十分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在他的严格管理之下,5个儿子饱读诗书,品行端正。
之后他们都参加了当地的科举考试,并且逐一金榜题名,这在当时可是一段佳话,兄弟五人全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因此才有了五子登科的美谈。
据史料记载,兄弟5人分别在朝中任不同官职,大儿子官至北宋礼部尚书,此子位至翰林学士,三子是参知政事,四子是起居郎,小儿子为左补阙。
有了老父亲的财力,5个孩子又都是人中龙凤,这让窦氏一组十分显赫,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家族之一。
对后人的影响
窦氏两代人的成长,给后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反思与激励,五子登科的寓意代代相传,窦禹钧的及时止损和思想理念的转变,被很多人都是为一代美谈。
相传在儿子们出生之后,窦禹钧一边经营生意,一边还建立了书院,他是几个孩子的第1位导师。
五子高中后,书院的名气一下子就打开了,有不少学子纷纷慕名而来,这也扩大了书院的名气。
窦禹钧为了能增强学院的知名度,还收藏了大量的典籍,其中不乏有许多的珍贵孤本,这也给学院的学子们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这些藏书他可都是自己掏钱购置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他对当时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他不仅是一名藏书家,也是一名教育家。
他的积德行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更多的人都明白了,作为一个好人的重要性,当时人们有些迷信,都认为正是因为窦禹钧的行善,才让5个孩子有了如此好的前程。
虽然我们都明白,人生是靠自己去打拼的,但不得不承认,窦禹钧一家的经历给当时社会带来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有不少世家也因此加入到了行善的队伍之中。
从这一故事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极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
窦禹钧父亲还在世时,他身上的学习天赋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父亲的去世,让他没有了榜样力量的支持,这才转身来到了商界。
好在他及时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并以自己为例,让5个孩子少走了不少的弯路,这也成为了家族兴旺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你的一些行为与思想。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缩影,我们不要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在教育方面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大家要重视起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五子登科的故事流传至今,窦禹钧身上的那份魄力让人佩服,他的人生转变很大,这是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待生活与知识的态度又影响了下一代,这给无数当代家长带来了启示。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让每个孩子发挥出自己的所长,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一个愿望,而是真的能通过实际行动实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子登科演变成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代表了大家对未来的一种期盼,为自己设置一个理想,并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你也能迎来专属于你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