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新规!含 WB 数据的文章投稿必看,又一学术大佬因它撤稿翻车
2024 新规!含 WB 数据的文章投稿必看,又一学术大佬因它撤稿翻车
对于很多生化科研人而言,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可能是其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 WB 血泪史,总有一段被 WB 弄得欲哭无泪的黑暗时光。
今年,WB 迎来了第 45 个生日,正值壮年、坐拥蛋白质研究技术的「头把交椅」 的它毁誉参半,爱它者甘之如饴,恨它者批评质疑。
WB 曾被专职打假,最容易造假的生化实验之一
作为一项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费用相对经济的 WB 为科学史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以往不少人的惯有做法是裁剪凝胶或 WB 图像,裁剪过程会去掉图像中无关的部分,只呈现感兴趣的蛋白质。
然而,凝胶和 WB 图像的裁剪可能会出现问题,负面评价也随之而来,WB 不可避免地成了造假重灾区。
令人心惊的是,著名论文打假侦探 Elisabeth Bik(发现曹雪涛问题论文)曾和团队扫描了 1995 - 2014 年间发表的 2 万多篇涉及 WB 的学术论文,发现近 4%(782 篇)的论文都存在至少一张数据图的不恰当复制和使用。
来源:Gabriela Hasbun for Nature
PLOS ONE 曾对 2017 年到 2019 年伦理组处理的所有图像问题进行统计,发现 WB 图像问题位居首位,引得人们密切关注。
因此,早在 2019 年 7 月 1 日开始,PLOS ONE 和 PLOS Biology 杂志均要求作者提供 WB 的原始数据,必须提供原始的,未剪切和最小化调整的图像,否则将对其实施拒稿操作。
如此强有力的举措势必将让更多的「妄图蒙混过关者」望而却步!
来源:网络
2024 年,著名的临床医学期刊 JCI(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及旗下子刊 JCI Insight 要求,含剪裁 Blot/Gel 图像需提交包含所有裁剪印迹和凝胶未编辑图像的文件,还需要标注「图 [X] 的完整未编辑 Blot/Gel」 及对应通道。
上述强有力的投稿要求足以见学术界苦 WB 图片造假久矣,需要出手整顿 WB 实验乱象,既为 WB 正名,又维护学术公平和清朗。
关于 WB 实验图片问题,撤稿频频
所谓成在 WB,败也在 WB。不少国内外研究人员曾因 WB 实验图片出现问题,引发撤稿潮,严重地损伤个人学术羽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某团队 2018 年发表在 J Cell Biochem 杂志的论文被撤回,因为 WB 条带剪接、图片重复。
来源:NCBI
撤稿理由之一是编辑在论文图 5A 所示的 WB 实验中检测到不恰当的图片采集和剪接。由于编辑对所呈现数据的整体准确性失去了信任,并认为结论无效,该文章已被撤回。
无独有偶,江苏大学医学院某团队 2017 年发表在 Cell Biol Toxicol 杂志的论文因 WB 条带存在剪切痕迹撤回。历时多年后,不知当时的作者们面对此情此景,内心该做何感受?
来源:Cell Biol Toxicol
或许当时只为了图片更优美、数据差异性更大,却无形之中触犯到学术造假的底线,真理永远不会迟到,这样的操作最终导致撤稿。
还有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论文发表十年后,被发现 WB 实验问题后火速撤稿,论文作者之一 Domenico Praticò 和主编在彻底审查后发现图 4B 和图 5A 的肌动蛋白条带使用不当,数据无效,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科研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来源:美国病理学杂志
做好 WB 善后工作,认真阅读投稿指南
上述撤稿事件令人心惊且警惕,看来做 WB 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长一万个心眼,才能避免呕心沥血做出的实验成果被拒稿乃至撤稿,不仅阻碍个人科研进展,而且损害学术名誉。
首先,应认真阅读各类杂志对于 WB 图片的投稿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在进行 WB 实验时,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科学合理,留存好完整和原始的凝胶和图像(如下图所示)。
避免因为格式上的问题引起编辑误会,从而导致稿件被拒或需返工补充实验。
来源:网络
学术期刊多如过江之鲫,如果不知道怎么界定 WB 图片要求,跟着 CNS 期刊要求准没有错。
例如,Nature 杂志明确要求提出要提交未经裁剪图像,内参和目的蛋白在同一张膜上,尽量不跑平行胶,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来源:Nature
Cell 杂志直接提出需要提供实验各个环节的原始数据和图像,如果未按时提交,文章可能推迟发表或存在撤稿风险。
来源:Cell
Diabetes 杂志明确要求提交所有原始、未裁剪、未编辑的图像文件,包括计划在文章最终版中发表的所有 gels、Western Blots、显微照片等。
下图是部分期刊对于 WB 图片的明确要求,为大家成功投稿保驾护航。
▲图源:自制 上下滑动查看 ▼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也要注意 WB 操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在所有的印迹图像上都应显示或标记 Marker 的分子量位置。
应避免印迹的过饱和暴露,以将条带信号强度(以光密度或荧光单位表示)保持在定量的线性范围内。
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应该是适度的,避免过度处理图片, 否则会导致真实数据信息丢失。
不应以任何可能影响所显示的科学信息的方式调整图像。不应修改背景和对比度以明显改变数据、背景或非特定条带的可见性。列出图像处理软件和步骤等,越详细越好。
当进行条带之间的比较分析时,所有相关样品应在相同的凝胶/印迹上运行。
如图所示,左图便是作者踩坑啦,很可能在第一关就被编辑拒掉。
来源:网络
最后,学术道路千万条,科研诚信第一条。
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心怀敬畏,严格地维护学术羽毛,按照 WB 实验要求去完成每一个细节,一定要遵守标准规则,做到原始数据的保留,数据作图的规范,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不要被其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