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解密:血虚的成因、症状与调理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解密:血虚的成因、症状与调理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loryin.com/knowledge-detail.php?cid=648

血虚是中医术语,血虚不等于贫血。中医学的血虚,不仅指血液的缺少,还包括了血液的功能异常,例如血液的流通力不足、运送营养物质(氧气)时出了问题导致供应不足,濡养功能减弱等。

血虚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血虚?

血虚典型的症状有:易疲乏、头晕、眼干、手足麻木、面色苍白萎黄、唇色淡、舌色淡,女士会月经过少或闭经等。

门诊常见的病因有:

  1. 脾胃虚弱,这是现代比较常见的病因,脾胃的生理功能是将食物消化吸收并化生气血,当人们因压力大、饮食不节或不欲饮食而令脾胃功能虚弱了,无力化生气血或原料不足便出现血虚之象。
  2. 消耗太多,例如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女士月经过多、产后出血或正值哺乳期,容易出现血之不足。

中医如何补血?

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血是互生的,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动力,推动血的流通、化生血、统摄血(避免不正常的出血);血是气的载体及化生基础,血的正常运行令气的作用得以发挥,与现代医学血液运载氧气一样,没有血,就沒有气。

所以中医用药补血的同时,也会一起补气,分享一个简单的药方,只有黄芪及当归2味药,名“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补气生血,又用当归养血和营。除了直接补气血,也可以透过补益脾胃之气以达到补血的目的,中藥常用黄芪、白术、党参等。

门诊时常有人问,“除了吃药,我可以做这甚麼?”还真的是有,人人都可以容易做到的,就是好好吃饭,养好脾胃,使身体有充足的气血化生之源,慢慢气血便会充足。

延伸阅读

气血虚会出观高血压 这是比较常被忽視的高血压体质,当气血虚,血流量不足,营养物质不足,无法满足全身的供血时,身体会自行提升血压作出补偿,以增加血液的流量。若想血压恢复正常,必须先令身体气血充足,如果强行将血压降下来,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的。

本文原文来自港恩中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