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半导体显示之光学胶OCA
一文看懂半导体显示之光学胶OCA
光学胶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半导体显示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主要用于触摸屏上的材料粘合,具有高透光性、高粘着力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OCA的定义、分类、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的检测案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材料。
1. 光学胶OCA介绍
OCA光学胶主要是指用于两层光学组件之间相互粘结的、无基材的特种双面胶膜。OCA光学胶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
OCA光学胶主要用于触摸屏上的材料粘合,起到电容触碰感应的效果,具备清澈度高、透光性强(全光穿透率>99%)、高粘着力、耐水耐高温、抗紫外线、胶结强度良好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2. 光学胶OCA的分类
OCA光学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阻式的,一类是电容式的。
- 电阻式的光学胶按厚度不同又可分为50um和25um;
- 电容式的光学胶分为为100um,175um,200um的。
新型OCA一般有环氧树脂型、丙烯酸酯型、有机硅型三种品种。
3. 光学胶OCA的特点
OCA光学胶具有高洁净度、高透光率、低雾度、高粘着力、无晶点、无气泡、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等优点。厚度均匀平整度高,与玻璃、PC、PMMA折射率接近,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老化、发雾、脱离被粘表面及发生气泡等问题。
4. 光学胶OCA的应用
OCA光学胶按照厚度不同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其主要用途为:电子纸、透明器件粘结、投影屏组装、航空航天或军事光学器件组装、显示器组装、镜头组装、电阻式触摸屏GFF、FF、电容式触摸屏、面板、ICON及玻璃以及聚碳酸脂等塑料材料的贴合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胶粘剂。
有机硅橡胶、丙烯酸型树脂及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胶粘剂都可胶结光学元件。在配制时通常要加入一些处理剂,以改进其光学性能或降低固化收缩率。适合于固定移动机器的显示周边的各种薄膜,屏幕(丙烯酸,玻璃屏幕,触摸屏幕等)。
5. 光学胶OCA材料表征
化学性能 | Outgassing | 金杂酸度 | pH值 |
---|---|---|---|
光学性能 | 透光率 | 雾度 | 色度 |
物理性能 | 厚度 | 密度 | 弹性模量 |
电学性能 | 表面电阻 | 介电常数 | |
可靠性 | 高温试验 | 低温试验 | 高温高湿试验 |
环保指令 | RoHS指令 | REACH指令 | PoPs指令 |
6. 光学胶OCA检测案例
6.1 光学胶OCA光学性能
背景信息:光学胶OCA光学性能指标是否符合SPC
测试方法: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测试仪器 |
---|---|---|
光学性能 | 380-780nm,5nm间隔测试 | UV-VIS |
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 单位 | 测试结果 | 客户规格 | 判定 |
---|---|---|---|---|
透过率 | % | 99.9 | ≥99.0 | 合格 |
雾度 | % | 0.40 | ≤1.0 | 合格 |
色度a | NBS | 0.0 | ≤1.0 | 合格 |
色度b | NBS | 0.1 | ≤1.0 | 合格 |
测试结论:样品检测结果符合客户SPC。
6.2 光学胶OCA outgassing分析
背景信息:分析光学胶OCA中outgassing残留分析
测试方法:
测试条件:
- TD条件:85℃保持40分钟。
- GCMS条件:60℃保持3min,然后以10℃/ min升温至250℃并保持6min。
测试结果:
序号 | RT(min) | CAS号 | 物质名称 | 匹配相似度 | 含量(ug/g) |
---|---|---|---|---|---|
1 | 2.71 | 110-82-7 | 环己烷 | 92 | 8.0 |
2 | 3.035 | 142-82-5 | 正庚烷 | 93 | 6.7 |
3 | 3.382 | 108-87-2 | 甲基环己烷 | 94 | 9.0 |
4 | 4.015 | 108-88-3 | 甲苯 | 97 | 3.7 |
5 | 7.704 | 108-95-2 | 苯酚 | 95 | 0.1 |
6 | 8.603 | 58175-57-8 | 2-丙基-1-戊醇 | 96 | 0.1 |
7 | 9.996 | 149-57-5 | 异辛酸 | 94 | 0.4 |
8 | 11.662 | 150-76-5 | 4-甲氧基苯酚 | 95 | 2.9 |
9 | 13.095 | 5779-72-6 | 2,4,5-三甲基苯甲醛 | 97 | 8.7 |
10 | 14.485 | 101-84-8 | 二苯醚 | 98 | 1.5 |
11 | 15.772 | 3586-14-9 | 3-苯氧基甲苯 | 85 | 0.5 |
12 | 15.96 | 90-43-7 | 邻苯基苯酚 | 87 | 0.7 |
13 | 18.562 | 39515-51-0 | 间苯氧基苯甲醛 | 93 | 0.4 |
14 | 19.094 | 13826-35-2 | 间苯氧基苯甲醇 | 93 | 8.8 |
15 | 19.291 | 7501-02-2 | 邻苯基苯氧乙醇 | 92 | 30.8 |
16 | 20.024 | 50789-44-1 | (3-苯氧基苯基)乙酸甲酯 | 90 | 1.1 |
17 | 20.882 | 84-74-2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93 | 1.3 |
18 | 20.945 | / | ?(55/254/171/89/199) | 95 | 20.0 |
19 | 21.788 | 4074-88-8 | 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 96 | 92.8 |
outgas总和 | / | / | / | / | 197.5 |
备注:
1)以上成分含量除甲苯外,其余物质含量均根据甲苯TIC曲线进行半定量换算。
2)以上物质名称、CAS号等均为通过谱库NIST20进行检索,对于检索结果中匹配度较低的,不给予CAS号,名称用"?(特征离子/特征离子)"的形式进行表示。
测试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