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财政学基础理论:从概念到职能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财政学基础理论:从概念到职能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31057233.html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手段实现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本文将从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与百姓生活的关系、财政的产生与发展、财政的基本要素、财政的本质特征、财政的职能等方面,全面介绍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文档简介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财政学主要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金融学则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

《财政与金融》课程目录:

  • 财政学

  • 第一章 财政概述

  •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四章 公债

  • 第五章 国家预算

  • 金融学

  • 第六章 金融概论

  • 第七章 金融机构体系

  • 第八章 金融监管

  • 第九章 商业银行

  • 第十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

  •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

  • 第十三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 第十四章 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第一讲

一、财政与百姓生活

  1. 神木模式:在陕西省神木县推出的《神木县全民医疗实施办法(试行)》,让全体人民“看得起病”。为施行“全民医疗”,神木县列出了每年1.5亿元的预算,这在其整个社保体系的财政预算中占比约50%,而社保体系的财政预算支出约占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16%。

  2. 三峡工程: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好处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负面方面,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45%。

二、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 依托国家政府的公共权力
  • 国家政府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财政
  1. 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
  • 主要是社会产品中剩余产品
  1.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 财政分配的手段:强制、无偿
  • 税收强制和无偿
  • 国防安全、交通治安、垃圾处理厂等

三、财政如何产生?财政发展?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

  1. 经济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2. 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要素

  1. 财政的分配主体:国家(政府)
  2. 财政分配的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3. 财政分配的形式:包括实物、力役形式和价值形式
  4.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一种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特征

  1. 国家主体性
  2. 阶级性与公共性
  3. 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4. 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条件

  1. 经济条件:剩余产品
  2. 政治条件:国家

第二节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国家财政

  1. 奴隶制国家财政:王室土地收入、徭役、战争掠夺收入、捐税
  2. 封建制国家财政:赋税成为主要收入、盐铁酒专卖收入、货币铸造收入
  3.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税收、国债收入、政府行政经费支出、国防费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科学文化支出
  4. 社会主义财政:在形式上类似但实质上与资本主义财政不同,不存在剥削内容和对抗性,反映国家与人民利益一致

第三节 为什么需要财政?

  1. 政府的职能: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基础设施、提供社会保障、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等

  2. 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对应,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共同的需要

  3. 市场失灵:垄断和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等

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

  1. 资源配置职能
  • 区域间的资源分配
  •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
  • 提供公共产品
  • 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
  1. 收入分配的职能
  • 税收对收入水平的调节
  • 转移支出
  •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1. 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