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依附靠6招營造充滿愛和安全感的成長環境 帶來3個好處
安全型依附靠6招營造充滿愛和安全感的成長環境 帶來3個好處
安全型依附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拥有安全型依附关系的孩子在抗逆力、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方面都表现出色。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建立这种理想的关系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6个实用的建议。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親子關係左右小孩心理發展
中國人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像白紙一樣誕生,依賴著照顧者,由零開始接觸世界,照料形式自然對他們的發展和成長有著莫大影響,於是發展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由此建立了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並按實驗結果整理出4個依附類型:安全型依附、焦慮矛盾型依附、疏離迴避型依附,以及混亂型依附。
以上4個類別的分別,源於照顧者對兒童情感需求的回應態度差別,而「安全型依附」就是當中最理想的親子關係和育兒模式:孩子在成長中感受到安全、被愛和被保護,並給予他們探索世界的自信。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為甚麼安全型依附如此重要?
正所謂三歲定八十,如家長能夠盡早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甚至他們長大後與人建立關係和事業的成就,都有正面的影響。我們不妨看看安全型依附的孩子有哪些特徵:
抗逆力:
安全型依附幫助小孩培養強健的心志,應對成長及未來的壓力、挫折和挑戰,讓他們一生受用。
積極正面的自我形象:
他們在成長中獲得安穩的愛、關懷和關注,讓他們更正面地看待自己,亦更有自信。
健康的人際關係:
孩子從照顧者身上學懂信任、溝通和同理心,更容易信任伴侶,建立牢固的關係。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如何建立安全型依附?
重點來了,既然安全型依附有這些優點,父母又應該如何和小孩建立這種關係?答案就是從日常生活入手,先改變自己,再把健康的觀值觀傳承給小朋友:
及時和敏感的回應:
要及時回應小孩的情緒和需要,更要學懂觀察小孩的反應和暗示,適時給予安慰和照顧,自然能夠讓他們感到被看見、被聽見、被理解,在親子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創造安全的成長環境:
要讓小孩感到安全,父母就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套清晰和穩定的規條與做法,賞罰不能隨心所欲、一時一樣,讓孩子難以捉摸,才能培養他們的信任和安全感。
積極溝通:
與孩子溝通時,應避免負面用語,多點使用正面和肯定的說話,也不要吝嗇給予表揚和鼓勵的機會,自然能讓他們勇於表達情感。
創造優質親子時光:
盡可能在生活中創造互動與分享的機會,例如一起閱讀、玩遊戲,又或者分享心底說話,都可以加強彼此的情感聯繫。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培养独立性:
父母要学懂放手,明白自己一方面是指导者,但也要因应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的选择权,小孩会明白你尊重和支持他们,并建立起自信和独立自主能力。
寻求支持、懂得自我关怀:
育儿是充满挑战的旅程,父母关心子女的同时,也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请不要害怕向家人或身边的朋友求助,哪怕只是简单的抒发感受。你也可以向专业人士、育儿专家或组织寻求指导。父母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给予小朋友快乐的童年。
給小孩一生受用的祝福
以上方法看似简单,但父母应该都明白当中需要无限的恒心与耐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如果你也想给子女一份一生受用的礼物,让他们将来能与伴侣或身边人建立健康积极的关系,不如就从今天起踏出第一步,与孩子一起学习,慢慢建立积极和关爱的沟通,创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