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翅膀的太阳立起来了。甲骨文字典说字——翊
插上翅膀的太阳立起来了。甲骨文字典说字——翊
【导读】
今天很多人把这个字用在起名的时候。
翊,翌,昱三个字同源,发音也相近,都有明亮的意思。
昱的甲骨文写法和翊的甲骨文写法高度一致。
翊的甲骨文字典释义
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字在甲骨文字典的第387页,它的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从羽从立,与《说文》篆文的翊相同。《说文解字》中说:翊,飞皃。经传多假为昱字。卜辞用与翊与羽,昱同。参见本部羽字说解。卷七日部的昱字说解。
翊与翌的同源关系
从这段描述当中,说出了它甲骨文的含义,也说出了跟它相关的几个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从羽从立。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形声字,立是声符,羽是形符。在甲骨文字典中应用的辞例来看,它的解释就是羽毛的羽,在殷商时期这是一种祭名,是一种祭祀的形式。而且,在《说文解字》中也解释说是飞翔的一种样式(飞貌),飞的话肯定离不开翅膀,离不开羽毛,我觉得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和在《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辞例来看,是比较相关的。
还有个引申义,意思指的是第二天的意思,或者说是后来的日子,就是将来还没有到的日子,这叫翌。在典籍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翌日,就是第二天的意思。所以翌日的翌,在说文解字当中,其实就已经把翊这个字,把它认隶定为从日从立的这个字,大家可以写一下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从羽从立——翊,这个字念yì,还有另外一个翌也是yì的音,也是从羽从立,从羽从立这俩字的字形组成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这个翌和另外一个从日从立的昱字又是相通的,它们都指的是明天的意思,或者说是还没有到来的日子。所以这三个字实际上在古文字中都是同源的,而且其中两个字的组成的部件也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它排列的方位不同而已。从日从立的这个字它的发音是yù,昱也找到了它的甲骨文字典中的一个写法。如下:
甲骨文字典中昱的释义
甲骨文字典中收录的这个字正好是从羽从日。甲骨文字典中解释:从日从羽,羽为声符,即说文解字中的昱字。说文解字中说:昱,明日也,从日立声。在说文解字中说:甲骨文字典中说的羽声,到了说文解字的时候变成了立声。在甲骨刻辞当中经常用羽或者翌为昱。其实说的这个字形字义是高度一致,只不过昱专门有一个解释指的是将来之日。
还有一个也指的是一种祭祀的名词,跟祭祀有关。后来,因为这三个字都跟羽有关系,或者跟天明或者跟明天有关系,总之有比较好的寓意吧。所以后世经常有用这三个字做名字,比如说唐后主李煜,他有时候左边加了一个火字旁,本来,昱表示天明的意思,或者是明日的意思,后来专门为了强调他的光明程度,又加了一个火字旁,不成想到了他这一代,结束了南唐的命运,最后被人关起来,结束了悲惨的一生,唐后主李煜用的就是这个字。
而这几个字在典籍中的应用其实也不是特别多,而今天的人,这几个字大部分主要是用在起名的时候,可能就是看到他有比较好的寓意吧,就是说天明或者说是跟太阳出来有关系,太阳一出来就天明,天明就是同日同立,有这个寓意,这几个字都有明的意思,明亮的意思。
好朋友们,对于昱和翊这个字,我们今天就说到这儿,我们明天再见,感恩各位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