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导致肺泡塌陷和气体交换受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RDS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的发展。
LISA技术的最新进展
LISA技术是在无创呼吸支持下完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治疗RDS的技术,近年来在全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广泛使用。然而,LISA存在气道阻塞、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降低、心动过缓、给药导管移位、患儿疼痛不适等风险,需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和临床医护团队的支持。为保证操作的质量与安全性,进行包含模拟训练、可视喉镜操作的标准化LISA组织教学很有必要,但目前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共识。欧洲儿科研究学会在2022年2月至7月发起了首轮Delphi专家咨询,并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和新闻通讯进行宣传,向各国专家们提出开放性问题,征集LISA教学及考核所需要的内容,并在此后继续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邀请参与者对首轮中归纳的条目进行表决,并最终设立了一套以临床证据和专家经验为基础、以识别及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LISA教程;并为评价操作者的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设立了LISA技能考核标准。研究共收集了14个国家153名LISA相关专家的意见,这些专家主要为新生儿科医生,少部分为麻醉科医师及流行病学家。约1/3的专家来自丹麦(15%)和西班牙(14%),其余来自挪威(8%)、中国(7%)、德国(7%)、意大利(7%)、荷兰(7%)、法国(7%)、波兰(6%)、英国(6%)、瑞典(5%)、澳大利亚(5%)、美国(5%)、奥地利(1%)。
一、教学内容
对专家提出的807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后,分为9类内容进行教学:
1.适应证和禁忌证:(1)了解LISA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了解肺表面活性物质在呼吸系统的功能;(3)了解如何评估RDS的严重程度;(4)了解RDS的最新相关指南。
2.并发症:了解LISA的并发症、并发症症状、管理及治疗。
3.设备:(1)熟悉LISA需要的设备;(2)熟练掌握给药导管插入气道的正确深度及方法;(3)熟练掌握给药期间保持导管正确位置的方法。
4.药物和非药物措施:(1)了解LISA可能使用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给药方式、作用及不良反应;(2)了解镇静/镇痛类药物在LISA给药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3)了解非药物镇静/镇痛治疗在LISA给药中的应用。
5.气道管理:(1)熟练掌握新生儿的给药体位及打开气道的方法;(2)了解新生儿上、下呼吸道解剖结构;(3)了解如何使用喉镜暴露气道;(4)了解LISA给药失败时进行气管插管的适应证;(5)熟练掌握气管插管。
6.呼吸支持:(1)熟练掌握用球囊或T组合复苏器进行面罩正压通气的方法;(2)熟练掌握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方法;(3)了解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适应证;(4)熟练掌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通气方法。
7.生命体征监测和管理:(1)了解需监测的生命体征如心率、氧饱和度目标值;(2)了解如何识别新生儿窒息或不适。
8.评估:了解如何评估LISA是否给药成功。
9.其他技能:(1)了解其他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2)熟练掌握气胸的治疗方法;(3)了解X线片在新生儿呼吸困难诊疗中的应用;(4)了解血气分析;(5)了解LISA给药期间的体温管理;(6)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能。
二、考核标准
对专家提出的658项考核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后,按照给药流程顺序分为15个项目,其中包括:(1)监测;(2)设备准备;(3)体位;(4)组织治疗团队;(5)药物治疗;(6)非药物治疗;(7)喉镜使用;(8)导管置入;(9)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10)并发症;(11)呼吸支持;(12)非操作技能;(13)操作次数;(14)操作流程及时间;(15)患儿管理。对于每项操作内容,对操作者的每项操作按照1~5分进行评分,技能正确、熟练者得分更高,评估总分75分,最终给出优秀、及格或不及格的评价。
呼吸机治疗的最新研究
除了LISA技术,呼吸机治疗仍然是早产儿RDS的重要治疗手段。最新的研究集中在优化呼吸机参数设置、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以及开发新型呼吸机设备等方面。例如,有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呼吸机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可以显著改善早产儿的氧合状况,同时降低肺损伤的风险。
长期氧疗和家庭护理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早产儿,即使经过LISA和呼吸机治疗,仍可能需要长期氧疗。最新的研究显示,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氧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此外,家庭护理在早产儿RDS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通过家长参与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尽管LISA技术和呼吸机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早产儿RDS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有效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品、优化无创呼吸支持设备以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此外,如何提高早产儿RDS的预防效果,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早产儿RDS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早产儿RDS的治疗效果将会越来越好,更多早产儿将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