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蓄水证与五苓散方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蓄水证与五苓散方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1/18/7418963_1133744953.shtml

蓄水证是中医伤寒论中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导致的水液滞留。本文详细介绍了蓄水证的症状、病机、诊断要点以及治疗原则,并重点阐述了五苓散的组成、功效和使用禁忌。

蓄水证概述

蓄水证是由于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障碍,导致水液在体内滞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特征包括:

  • 恶风发热:体内的水湿阻滞了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身体不能正常地调节体温和抵御外界的风寒。
  • 口渴与欲饮吐水:患者会有口渴的症状,但由于体内的水湿过多,即使喝水也会感到不适,甚至会出现喝水后马上吐出的现象。
  • 小便不利与腹胀痛:水湿内停影响了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小便不畅。同时,水湿内停也会导致腹部胀满和疼痛。
  • 脉象与舌象:脉浮表示病邪在表,苔白表示体内有水湿停滞。

诊断要点

蓄水证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症状:

  • 脉浮:表示病邪在表。
  • 小便不利:排尿困难。
  • 微热消渴:伴有轻微发热和口渴。
  • 水入则吐:喝水后会呕吐。

治疗原则

治疗蓄水证的原则是气化兼利水,即促进体内的水液代谢使其正常运行,同时通过药物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常用的方剂是五苓散。

五苓散方解

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和桂枝五味药组成:

  • 君药:泽泻,味甘淡,主要功效是利水渗湿。
  • 臣药:茯苓和猪苓,具有淡渗利水的特性,增强方剂利水渗湿的作用。
  • 佐药:白术,具有补气健脾、运化水湿的功效;桂枝,能解太阳之表,辛温通阳,化气以行水。

现代应用与加减法

五苓散在现代研究中被发现具有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

  • 急慢性肾炎水肿
  • 肝硬化腹水
  • 心源性水肿
  • 急性肠炎
  • 尿潴留
  • 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的情况

加减法:

  • 若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者,加茯苓一两。
  • 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者,加肉桂。
  • 若泄泻而兼见大便不畅,苔腻脉滑者,加大腹皮、木香。
  • 若水肿较甚,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
  • 若兼有气虚者,加党参、白术。

使用禁忌

五苓散虽有显著疗效,但也有使用禁忌: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 气血虚弱者
  • 肝肾功能不全者
  • 体内湿气重者
  • 湿热人群
  • 对药物过敏的人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