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主要内容介绍 作者是谁
巴黎圣母院主要内容介绍 作者是谁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在15世纪的巴黎,畸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虚伪的副主教克洛德之间的爱情与悲剧。故事围绕着巴黎圣母院展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杰作,于1831年1月14日首次面世。这部长篇小说深刻揭示了宗教的伪善,同时颂扬了底层民众的善良、友爱和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雨果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主要围绕三位核心人物展开: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以及敲钟人伽西莫多。故事始于爱斯梅拉达在格雷沃广场的欢快舞蹈和美妙歌声,副主教克洛德被其美貌所吸引,心生邪念,指使伽西莫多企图绑架爱斯梅拉达。城市士兵头领菲比斯及时出现,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将伽西莫多逮捕并鞭打。尽管如此,爱斯梅拉达出于人道精神,亲自给伽西莫多喂水。副主教因爱生恨,刺伤了菲比斯并企图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最终导致她被送上绞刑架。在巴黎乞丐流浪汉们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围攻圣母院时,伽西莫多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意识到真相,将副主教推下高墙,而在爱斯梅拉达死后,他也紧随其后而去。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背景
小说的创作背景与法国历史紧密相关。1815年,波旁王朝在外国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复辟,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结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复辟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宫廷和教会勾结,压迫民众,宗教势力黑暗,封建等级制度残酷,人性在封建主义的压抑下扭曲堕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借助15世纪的巴黎社会,反映了现实生活的黑暗与残酷。
《巴黎圣母院》的标题直接指向了故事的发生地——巴黎圣母院。1829年,维克多·雨果开始创作这部小说,旨在让当时的人们认识到这座哥特式建筑的价值。
《巴黎圣母院》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件,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创作生涯超过60年,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总计7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