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九地图(下):何为色界无色界?为何这些天人仍无法脱离轮回
三界九地图(下):何为色界无色界?为何这些天人仍无法脱离轮回
在佛教宇宙观中,"三界九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系,它将整个宇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其中,"色界"和"无色界"作为超越"欲界"的更高层次,展现了佛教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色界十八天和无色界四天的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佛教宇宙观。
色界十八天
所谓"色界",是指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为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和四禅九天。凡有十八天。
初禅三天
根据禅定的程度,初禅天分为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 梵众天:是初禅的第一天。这里的众生已经摆脱了贪欲、嗔恚等烦恼,达到了内心平静的状态。他们身心清净,但还未达到更高的禅定境界。
- 梵辅天:是初禅的第二天,又称为梵富楼天。在梵辅天,众生进一步巩固了内心的清净,成为大梵天王的辅弼臣子,协助大梵天王管理初禅天的事务。
- 大梵天:是初禅的第三天,也是初禅天的最高主宰。大梵天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具有明悟的智慧,能够统领初禅天的众生。
在佛教中,世界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的不断循环。在每个大劫中的坏劫时,会发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的三大灾(简称火灾、水灾、风灾)。
二禅三天
二禅天,作为色界天的第二重禅定境界,分为三天,分别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少光天:梵文名Parittabha,译名波栗阿婆、波利答、波梨陀,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水行天。特点:位于二禅天中光明最少,故称少光。身长二由旬,寿长二大劫。
无量光天:又作无量光音天、妙光天、无量水天、水无量天。特点:此天之诸天众,若说话时,由口中显照无量之光明,故称无量光。或谓此天之光明比其前之诸天更为殊胜、殊妙而难以量测。此天众生之寿命为四劫,身长为四由旬。
水灾的原因:水灾是由暴雨引起的,这种暴雨的力量巨大,足以淹没整个世界和部分天界。水灾的范围:水灾会淹到二禅天,对二禅天的世界造成破坏。水灾的周期:每过七劫,就会有一次水灾毁坏二禅天。这里的"劫"是佛教中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表示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
三禅三天
三禅天,作为色界天的第三重禅定境界,分为三天,分别是: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少净天:梵文名Suddhāvāsa,译名少净、少净天、少净处、少净居天。特点:此天的众生已经离弃了二禅天中的喜受,内心达到了清净的境界,但清净的程度尚浅,故称少净。
无量净天:梵文名Ānantasuddhāvāsa,译名无量净、无量净天、无量净处、无量净居天。特点:此天的众生在清净的境界上更进一步,内心的清净达到了无量的程度,故称无量净。
- 遍净天:梵文名Paripūrṇasuddhāvāsa,译名遍净、遍净天、遍净处、遍净居天。特点:此天的众生内心的清净达到了极致,遍满一切,故称遍净。在三禅天中,遍净天是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