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超过2300万人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出现症状,及时做好筛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年有超过2300万人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出现症状,及时做好筛查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4A04G6P00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超过2300万人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上升。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泵”功能出现了问题,导致血液不能充分供应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心力衰竭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当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40%时,属于此类。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当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50%),但仍然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介于两者之间,射血分数在40%-49%之间。
心力衰竭的成因与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因和危险因素:
- 基础心脏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会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下降。
- 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 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梗死可直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 其他因素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从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 肥胖:肥胖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 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心脏功能。
-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过量、缺乏运动等都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 遗传因素
-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这类患者往往具有明确的家族史。
心力衰竭的症状与危害
- 症状表现
- 呼吸困难:这是心力衰竭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
- 下肢水肿:由于体循环淤血,液体积聚在下肢软组织中,形成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全身。
- 疲劳乏力:心脏泵血功能不足会导致全身供氧不足,引起疲劳感和体力下降。
- 腹胀、食欲不振:胃肠道淤血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 潜在危害
- 心力衰竭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较低,需要长期管理与治疗。
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
-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水肿等典型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心肌酶谱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心脏功能状态。
- 利钠肽(BNP/NT-proBNP)检测是目前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金标准,能够直观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测量射血分数等重要参数。
-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形态以及肺部淤血情况,辅助诊断心力衰竭。
-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和CT扫描也可用于进一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 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
- 心电图能够发现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而动态心电图监测则能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心电活动。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主要用于减轻体内水分潴留,缓解水肿症状。
- ACE抑制剂/ARBs:如依那普利、缬沙坦等,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心脏重构,延缓疾病进展。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有助于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
- 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可减少钠水潴留,保护心脏。
- 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在某些情况下用于增强心脏收缩力。
- 器械治疗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存在心室内传导延迟的患者,通过植入双腔或三腔起搏器,恢复心脏协调收缩。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于高危患者,ICD可以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挽救生命。
- 手术治疗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重建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 心脏移植:作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终极治疗手段,虽然技术成熟,但供体稀缺,费用高昂。
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尽管心力衰竭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
- 定期体检
- 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 积极控制原发病
- 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
- 均衡膳食
- 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 适量运动
- 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通过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同时,从生活细节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热门推荐
国际金价跌至近三周最低,黄金投资何去何从?
上海光华中学: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融合课程体系
唯物辩证法是什么
春节家里的蝴蝶兰,你真的会养吗?
看《祝你幸福》,聊聊婚姻家庭的那些事儿|法眼看剧
肋骨骨折鉴定轻伤的依据和方法
西藏南迦巴瓦峰旅游攻略:游玩时长、最佳季节与特色体验全解析
一笔一划教你写“树”字:从基础到进阶的完整指南
热水器无法供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热水器无水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婴儿游泳馆环境要求
2025年技术趋势将如何改变每个行业
心理咨询业务的法定资质与法律要求分析
早晚体重差4斤是代谢快还是慢
海南下雪的可能性大吗?从历史到未来的全面解析
骑行圈的性别之争:统一的骑行服真的平等吗?
混凝土为什么要减水?
自考文凭和全日制文凭的区别有哪些?存在哪些不同?
穿搭的艺术:一场对个性与审美交织的深度探索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试试 MECE 原则,让你的思考更具周密性!
在薪酬体系构建时,如何确保公平性,同时满足员工期望?
维B和维C同时服用影响吸收?乱吃维生素会增加患癌风险? |网红说法求真
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
什么是合同中的混同,混同有什么法律效力
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誉为“小米之王”
玄关可以做柜子吗?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家居妙招
跑步中的能量补给:何时何地最合适?
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是什么 由哪些组成
健康科普:关于提高儿童免疫力的方法解读
化验单正常值参考范围是什么?如何正确解读化验单?
平均血小板体积正常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