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馋又怕辣?成都这8种不辣“神仙美味”,本地人:勒都是老馆子
嘴馋又怕辣?成都这8种不辣“神仙美味”,本地人:勒都是老馆子
成都的美食文化以其麻辣著称,但你知道吗?这座城市还有许多不辣却同样美味的特色小吃。从苏稽镇的跷脚牛肉到乐山的甜皮鸭,从蹄花汤到蛋烘糕,这些不靠辣椒也能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展现了成都饮食文化的另一面。
跷脚牛肉:苏稽镇的救命仙汤
"老板儿!加碗毛肚!"
芳草街的老汤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跷脚牛肉的精髓全在这锅牛骨汤——当年苏稽镇码头工人蹲在条凳上跷脚喝汤得名。先喝口原汤,当归枸杞沙参的药香在舌尖打滚,再夹片嫩得打闪闪的牛肉往干碟里滚一圈,我跟你说,隔壁桌的嬢嬢看我吃得香,硬是喊老板加了三盘肉!
推荐店铺:冯四嬢跷脚牛肉(玉林东街)
蹄花汤:成都人的深夜救赎
凌晨两点的大街小巷,许多家蹄花汤店还亮着灯。奶白色的汤头飘着两朵雪豆,筷子一戳——蹄花"滋溜"滑进汤里!成都人给这道菜取了个鬼畜名字叫"深夜美容院",毕竟胶原蛋白多到能糊墙。
推荐店铺:芙蓉蹄花(一环路城东巷)
甜皮鸭:乐山来的糖衣刺客
"老板!半只鸭子多淋两勺糖!"
棕红色的脆皮裹着晶亮麦芽糖,第一口是"咔嚓"脆响,接着是鸭油混着蜜糖在嘴里放烟花。要晓得,乐山人做甜皮鸭比搞科技还要讲究些——鸭子要跑过青衣江,糖浆要熬到挂旗,连淋糖的手法都要画"之"字!
推荐店铺:铭记潘乐乐油烫甜皮鸭(武成大街)
蛋烘糕:成都人的童年存钱罐
"大叔,要奶油肉松的!"
老大爷推着铁皮车在街边上摆了三十年摊,面糊"滋啦"一声倒在铜锅上,空气里瞬间飘起蛋奶香。成都娃儿小时候都拿零花钱来这充值快乐——咸党站麻辣牛肉,甜党守芝麻白糖,我这种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上次遇到个歪果仁一口气吃了三个,最后举着"OREO芝士味"的喊:"This is Chinese pancake!"
推荐店铺:兴隆街高记蛋烘糕(昭忠祠街)
豆汤饭:肥肠星人的秘密基地
"老板,加个剔骨肉!"
藏在较场坝的烂偏偏店,用猪骨熬的浓豆汤泡饭,重点是这个肥肠——洗得比脸还干净,炖得软糯又不失嚼劲。成都嬢嬢些最爱组队来吃,边吃边摆:"这个豆汤比SK-II还养人!"
推荐店铺:水津豆汤(较场坝东街)
荤豆花:素颜美人诱惑
"小妹儿,蘸水自己打哈!"
和重庆豆花不同,成都荤豆花是带肉汤的温柔派。嫩豆花在火腿鸡汤里沉浮,配菜居然有酥肉、虾饺、午餐肉!最绝的是蘸碟——豆瓣酱+香油+榨菜粒,清汤锅底永远是怕辣的人的最佳之选!
推荐店铺:豆花火锅(红牌楼)
简阳羊肉汤:冬天的人形暖宝宝
"老板,加份豌豆尖!"
简阳人熬羊肉汤要放鲫鱼,奶白色的汤头鲜得眉毛跳舞。一定要配腐乳蘸碟,夹块带皮羊肉往红腐乳里滚一圈,再喝口撒了葱花的热汤,汤底的浓香醇厚,才是冬季最好的选择!
推荐店铺:简阳羊肉汤(新鸿南路)
混糖VS红糖锅盔:碳水教父
"要混糖还是红糖?"
邱二哥的锅盔,面团要揉够108遍,烤出来千层酥皮掉渣能拼清明上河图。上次买了个红糖锅盔,糖汁流到手上,被路过的大爷笑:"吃得比我家孙娃子还邋遢!"
推荐店铺:邱二哥锅盔(金丝街)
写完这篇稿子,办公室的外地同事已经按捺不住了。
其实成都美食就像四川妹儿——不是只会火辣辣,清纯温婉起来更要命!所以各位不吃辣的乖乖些,下盘来成都莫再只晓得点"鸳鸯锅"了哈~
你被成都哪家不辣的美食惊艳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