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华的故事说不尽,这些老照片里有你的记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华的故事说不尽,这些老照片里有你的记忆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388865

龙华,这座位于黄浦江畔的小镇,承载着上海千年的历史记忆。从三国时期的古刹到近代工业重镇,从繁华的庙会到现代都市的地标,龙华的故事跨越千年,历久弥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探寻那些藏在老照片里的记忆。

源起三国 历经废兴

龙华历史悠久,曾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各类志书及历史文献中关于龙华地名来历,均谓“因龙华寺塔得名”。但是,关于龙华寺和龙华塔的创设年代至今没有权威说法。

据各类史料归纳整理,主要有以下三说:一、寺、塔均创于三国·吴赤乌年说;二、塔建于赤乌年,寺建于唐垂拱年说;三、寺、塔均建于五代吴越王钱俶说。

而今较为常用的说法是,唐代黄巢起义期间,龙华寺塔毁于战乱。现在的龙华塔是北宋建造,1066年,宋英宗赐额“空相寺”,龙华寺遂改称。1080年季春,立空相寺碑。


现存龙华寺内的“空相寺界石”此石碑原为两块,一为东南角界石,一为西南角界石,现存其一(西南角界石)


龙华寺内的“北宋开元铜钟”


龙华寺所存北宋时期的石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上海现有最古老石刻经幢之一 图片来源 | 市政协《联合时报》

元末,龙华寺又一次毁于兵燹,而塔幸存。明永乐年间,重建寺宇,恢复“龙华寺”旧称。


清末龙华塔及周边河道影像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清末明信片中的龙华塔及周边影像 图片来源 | virtualshanghai


1904年拍摄的龙华寺鼓楼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龙华塔及龙华寺山门 图片来源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名镇胜地 物阜民丰

在公元十三世纪之前,龙华先后隶属于海盐县和华亭县。

元朝上海立县,龙华属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六保,明代龙华设镇。1949年5月25日晨,龙华镇解放。1984年9月1 日,龙华镇划归上海市徐汇区。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上海志》中的《上海县地理图》,其中标注“龙华铺”

龙华老街是龙华镇最早的居民聚落地之一。据旧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已有“市廛千余间”。后正式名称为龙华镇路,东起龙华港,西止周家湾。1958年因筑“机场大道”(今龙华西路)而被截断。


民国早期的龙华宝塔及老街


20世纪20年代,驱车来龙华游览的外侨 图片来源 | Mark Moody


1991年,几乎在相同角度拍摄的龙华塔及老街 摄影 | 陆杰

龙华地区历史上物产丰富。元代,已盛产棉花,随之棉纺织业得到发展。至明代,布之精品“龙华稀布”行销沪上,至清光绪初已年产万匹。上海稀布分东稀、西稀(以黄浦江为界)和龙华稀三种。清时又有“龙华尖”之名(布之精者为尖)。

杰出的女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生活于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今徐汇区华泾镇境内)人,后人不忘其功绩和恩泽,在她去世后不久,在距其墓6里处建祠。其后附近许多地方都建有黄母祠,龙华也不例外。


现今位于上海植物园内的黄母祠

龙华庙会是龙华镇的传统集市。传农历三月初三,各路小贩、商人聚于寺前设摊。久之遂成集市,俗称庙会。一时间,香客、商贾、顾客和踏青赏花者接踵而至,使镇上大小店铺的销售额达到巅峰,从而形成龙华镇商业独特的“一年靠三月”的经营格局。


1900年4月20日,龙华庙会场景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清末龙华庙会,龙华寺门前车水马龙的场景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20世纪80年代,龙华庙会的热闹场景 摄影 | 陆杰

进入新世纪,龙华庙会融入更多时代特色,传承文脉,兼容并蓄。几百年的历史延续至今,已成为独特的都市现代庙会。2008年,龙华庙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5年龙华庙会 摄影 | 王溶江

工业先驱 英烈永存

龙华镇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开发地之一。1862年,建龙华火药厂,后成为江南制造局龙华分局(龙华兵工厂前身),以后不断扩建,至清末已有厂房500多间,工匠近千人。


龙华火药局购地文书


民国初年,从龙华塔上向北眺望,龙华寺及其后侧的工厂尽收眼底


江南制造局龙华分局(龙华兵工厂前身)正门及内景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又相继建有龙华水泥厂、亚美电器厂、胜美缝纫机厂、大明火柴厂、大美染织厂、大中染料厂、中华制棉厂、宝泰顺丝厂、大中华修配厂、龙华制钉厂、中华制钉厂、大中华拆船厂、上海拆船厂和大中华轮船公司龙华厂等10多家工厂,有产业工人2000余人。同时,境内私营手工业作坊也得到较大发展,有20多个行业。

1949年上海解放后,工业发展迅速,至1984年有大小工厂48家,职工近3万人。其中最为知名的有:上海飞机制造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一五工厂(又名上海龙华机械厂,其前身可追溯至龙华火药厂)、上海水泥厂、上海协昌缝纫机厂、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上海第十七羊毛衫厂、龙华肉联厂、上海大理石厂、中华家具厂等。


20世纪80年代,位于龙华路2544号的协昌缝纫机厂及其主力产品“蝴蝶牌”缝纫机


龙华西路525号,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大门

上海飞机制造厂又名国营第五七O三厂,是龙华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生产大型客机的骨干企业。厂址是龙华机场和维护后勤基地。

龙华机场是上海最早的国际航空港。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拍摄的龙华机场(西望)。由于视野开阔,龙华宝塔清晰可见


20世纪60年代的龙华机场

上海水泥厂位于龙水南路1号,事实上龙水南路和龙水北路皆原名龙水路,就是得于上海水泥厂(自龙吴路至水泥厂,为典型的起讫路名)。该厂是上海最早的水泥厂,也是国内大型水泥厂之一。


20世纪20年代,上海水泥厂早期影像


20世纪90年代上海水泥厂及周边区域航拍,图中右上角可见龙华机场一角 摄影 | 陆杰

众多工厂的落户与龙华便利的交通不无关系。昔日,境内河道纵横交错,今有龙华港、张家塘港和过境黄浦江,交通旧时以水路为主,陆路交通元代有驿道,可至松江府城、上海县城。1922年,上海最早的航空港在龙华镇建成使用,从而在近百年之前就形成全国罕见的集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


20世纪80年代的龙吴路立交桥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新龙华编组站

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于1994年5月27日开工,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7月1日对社会开放,其纪念馆于1997年5月28日开馆。

龙华烈士陵园经过历年改扩建后,占地285亩,建有纪念、瞻仰、碑苑、遗址、烈士墓、就义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游憩等区域,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有无数上海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到此瞻仰缅怀英烈。


龙华烈士就义地纪念碑

变迁更新 旧韵新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产业调整以及城市形态的快速发展,龙华地区也经历了转型的涅槃。


改造更新后的徐汇滨江龙华段,远处可见原上海水泥厂部分建筑 摄影 | 杨焕敏

随着徐汇滨江开发和龙华地区综合改造的实施,龙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成为徐汇区新一轮建设的重点和亮点。龙华机场功能的调整和土地的释放,也为龙华地区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4年5月18日,由原龙华机场机库改建而成的余德耀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摄影 | 王溶江


位于龙华路2577号的原龙华兵工厂旧址已改造更新为创意园区


轨交12号线龙华站 摄影 | 陈志民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设在徐汇滨江龙华段龙腾大道西岸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 | 徐汇区地方志办公室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徐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