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肠轴揭秘:情绪波动引发肠胃不适,这样调理最有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1: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肠轴揭秘:情绪波动引发肠胃不适,这样调理最有效

压力一大,胃口就不好?工作忙,就频发胃痛?焦虑爆发,胃食管反流也跟着来…这些生理反应并非偶然,而是与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关。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人类肠神经系统(ENS)中有多达200亿到600亿个神经元,肠脑之间通过一个复杂的「脑肠轴」双向通信系统紧密相连。当情绪受到刺激,上至口腔、下至肠胃,都可能发生躯体反应。

100多年前已发现“肠道情绪”的关联

早在1915年,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Walter Cannon)在《消化的机制》中指出,当动物感到害怕时,胃功能会发生变化,类似的情况也可以在人类身上观察到。

胃肠感受可以影响情绪,例如食用高糖高盐高热量食物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而饥饿时可能会导致脾气暴躁。另一方面,情绪也会影响胃肠道的反应,遇到紧张的事情时可能会感到没有胃口,而在开心的时刻可能会感觉食欲增加。

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了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简称 ENS),这是理解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互动的一个重大科学突破。科学家认为,肠道神经系统并不仅存在于人类或哺乳动物中,它的同源物可以在整个动物界中找到,包括昆虫、蜗牛和海绵动物。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消化道与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其中包括肠神经科学等。

这些肠胃问题可能余情绪有关

压力带来的胃溃疡

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顺心可能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以及胃黏膜血供减少等问题。轻度症状可能表现为胃口不佳,而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甚至急性出血。

过于紧张导致拉肚子

在面对压力、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大多数人都会经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甚至便秘等问题。这些症状是典型的脑肠轴中大脑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情绪导致胀气不适

长期处于愤怒、抑郁、暴躁的状态往往会影响肠道功能,其中胃肠胀气是最直接的表现之一。

6个秘诀促进肠胃健康

平衡膳食模式,满足身体所需营养

饮食是身体所需营养的来源,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影响,因此饮食方面尽量做到不偏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衡膳食模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证每天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重视膳食纤维,有助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被誉为“肠道守护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无法被机体消化吸收,而可以在肠道内进行发酵。类似于扫帚一样,膳食纤维能轻松清除肠道内的废物,有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促进肠道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成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25克至30克。粗杂粮、新鲜蔬果、豆类、坚果等都是优质膳食纤维来源。然而,据统计,我国成人实际摄入量的平均值仅为每日10.9克,仅相当于建议量的5%。因此,建议选择纯天然成分的膳食纤维补充剂,以弥补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缺陷,并增强人体的排毒能力。

多食养胃食物,修复胃黏膜

养护胃部健康关键在于保护胃黏膜。日常可适量补充一些纯天然的药食同源营养剂,如生姜温中焦,理胃气,红枣补脾胃,宜气血。

研究表明,天然小麦中的低聚肽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推荐汉本萃葆蔚饮品:甄选生姜红枣,养生食材,温中和胃;萃取岩藻多糖和小麦低聚肽,修护胃黏膜,科学养胃;独立条包,一撕即饮,一步到胃这些低聚肽由小麦蛋白通过特定的生物酶解技术获得,其中的活性肽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物质谷氨酰胺,是胃黏膜细胞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另外,源自天然褐藻的岩藻多糖也可保护胃黏膜,同时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黏附作用、抗氧化和抗病毒等作用。

补充益生菌,减轻肠胃不适

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与情绪抑郁有关,这被称为“肠脑轴”。肠道细菌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途径影响大脑功能,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激素的分泌以及免疫功能调节。

因此,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导致这些途径的异常,进而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尽管肠脑轴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心理健康与肠道健康之间关系的视角,并为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保证规律作息,减少胃部疾病发生

规律作息对于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提高抵抗力,从而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

适量运动,释放压力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参考资料:

[1]王硕,邢远翔.衣食住行皆学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第65页

[2]杨文清.情绪不好肠胃知道[J].家庭生活指南,2020(01):191.

[3]念安.养胃更需养成好习惯[J].中国食品工业,2021(18):66-67.

[4]小何.养胃也须有规划[J].饮食科学,2022(05):15.

本文原文来自Bilibili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