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再添新证:降糖效果持续24年,心血管获益显著
二甲双胍再添新证:降糖效果持续24年,心血管获益显著
近日,《柳叶刀》发表了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长期效益。这项始于1977年的研究,经过长达44年的跟踪调查,证明了二甲双胍不仅能在短期内有效控制血糖,其带来的健康益处甚至可以在停药后持续长达2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广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了二甲双胍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显著效果。这一发现无疑为全球数亿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UKPDS研究:44年持续追踪
UKPDS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5,102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在英国23个临床中心进行,持续时间长达20年(1977-1997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血糖控制策略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和常规治疗组(仅使用饮食控制)。此外,还专门针对超重患者设计了二甲双胍治疗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发症等。
二甲双胍:独特优势显著
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水平(HbA1c)降低了0.9%(从7.9%降至7.0%),这使得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风险降低了12%,微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25%。尽管如此,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组并未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风险。
相比之下,二甲双胍治疗组的表现尤为突出。在超重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不仅显著降低了血糖水平,还带来了额外的益处。具体而言,二甲双胍治疗组的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风险降低了32%,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39%,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36%。这些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长期效应:停药后仍持续
更令人惊喜的是,UKPDS研究的后续监测显示,二甲双胍的益处具有长期持续性。在为期10年的后续监测中,尽管患者已停止接受研究规定的治疗,但早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仍能持续获得健康益处。具体而言,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组的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风险持续降低了9%,微血管疾病风险持续降低了24%,心肌梗死风险降低了15%,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2%。这种“遗留效应”表明,早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产生持久的健康改善,即使在停药多年后仍能持续发挥作用。
专家解读:预防并发症效果显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广教授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UKPDS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为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王广教授强调,二甲双胍不仅在控制血糖方面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它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展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UKPDS研究的最新发现进一步巩固了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长期持续性。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支持在糖尿病治疗中优先使用二甲双胍。
此外,研究还提示,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二甲双胍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潜在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同时,这些发现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及早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UKPDS研究的最新成果再次证实了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其长期持续的健康效益和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显著效果,使其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研究的深入,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