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显著降低肝癌发生率,为肝硬化治疗带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5: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显著降低肝癌发生率,为肝硬化治疗带来新突破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刘成海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团队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扶正化瘀片能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这一发现为乙肝相关肝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了新的临床方案,有望在未来改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模式。

01

研究背景与设计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已升至第4位,相关死亡率居第2位。在“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一慢性肝病自然病史“三部曲”中,肝硬化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为3%-6%,是我国肝癌的首要病因。

尽管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本治疗原则,但患者在获得病毒学应答后仍可能发展为肝癌。中医药在慢性肝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现有研究存在观察对象不一、干预措施不同、结局指标不一等局限性。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队列研究,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片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抗病毒初治患者肝癌发生率的干预作用。

02

研究方法与结果

研究采用多中心临床队列设计,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1298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初治患者,分为单用恩替卡韦组和扶正化瘀片+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组。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均衡两组基线特征,并进一步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为肝癌5年累积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其他失代偿事件的5年累积发生率,并观察肝纤维化非创指标等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经PSM校正后,与单用恩替卡韦组相比,扶正化瘀片+恩替卡韦组可显著降低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5年累积发生率(21.8% vs. 9.8%,P<0.01)。虽然两组在失代偿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1% vs. 2.37%,P=0.083),但在治疗1年及末次随访时,联合治疗组的无创血清指标APRI、FIB-4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25和0.024)。

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干预时间超过36个月时,扶正化瘀片+恩替卡韦组较单用恩替卡韦组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比为0.216(95%CI:0.108, 0.432)。

03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与抗肝纤维化的联合能更好地预防患者肝癌的发生,是乙肝相关肝癌二级预防的有效方案。研究发现,联合治疗的显著效果始于治疗36个月后,且疗程越长,作用越明显。随访期间,两组的无创肝纤维化指标FIB-4和APRI差异明显,提示联合治疗降低肝癌发生的作用主要与抗肝纤维化效应有关。

扶正化瘀片是一种多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具有多途径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保护肝细胞损伤、改善肝窦内皮细胞去分化以及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等。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肝脏微环境、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相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教授杨志云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优势显著。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发展阶段选择不同方药,同时结合西医的辨病治疗,如补充人血白蛋白等,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这一研究为乙肝相关肝癌发生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案,并为进一步大规模、前瞻性和随机临床试验验证与深入药理机制探讨提供了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