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逆势崛起,6年成全国第四大生产基地
安康毛绒玩具产业逆势崛起,6年成全国第四大生产基地
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陕西省安康市的毛绒玩具产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全国第四大毛绒玩具生产基地。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安康市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产业链完善和创新设计,成功将毛绒玩具产业打造为新兴支柱产业的生动实践。
政策引领,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2017年12月,第一家毛绒玩具厂——安康爱多宝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安康扎根落户。从一家仅吸纳52人就业的小厂,发展成为带动600余人就业、综合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这一变化离不开安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发展,安康市设立了1亿元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同时,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3年,安康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暨第三届中国·陕西安康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影响力。
在物流方面,安康市积极破解地处大山深处带来的物流难题。通过建立海外仓、打造无水港、设立政府补贴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安康市的集装箱出口物流成本已由1.2万元/箱降至5000元/箱,与沿海城市扬州持平。此外,安康市还开通了中欧班列“安西欧”列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构建起东西双向互济的物流大通道。
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链的完善是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过去,毛绒玩具的填充材料PP棉一直无法在安康实现自主生产。2021年3月,陕西恒通纤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实现了废弃透明饮料瓶到PP棉的转变,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使原辅料运输成本下降5%。
如今,安康市已经形成了集创意设计、原辅料生产、产品加工、贸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完善不仅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效益,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新亮点
创新是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2023年,安康市创新推出“毛绒玩具+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同质化旅游市场中的亮点。以“安安、康康”为代表的城市IP,通过毛绒玩具主题机场、主题街区、主题巡游等形式,成功吸引大量游客。恒口毛绒玩具工业旅游基地更是被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在产品创新方面,安康市利用当地盛产的桑蚕、毛竹等自然资源,研发毛绒玩具新材料。同时,积极与知名博物馆、景点联合开发特色IP产品,推出工业旅游路线,打造毛绒玩具广场、主题酒店、主题街区等,让毛绒玩具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成效显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3年底,安康市在营毛绒玩具企业已达807家,吸纳就业1.9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429人,实现产值61.05亿元,外贸出口6.88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毛绒玩具产业已成为安康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毛绒玩具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许多像陈国飞这样的年轻人,告别了在外打工的生活,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工作与家庭的双赢。
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的成功,为西部内陆城市探索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安康市用短短六年时间,将毛绒玩具产业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未来,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设计的持续发力,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