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市某高校防诈秘籍大揭秘:构建校园反诈防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9: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市某高校防诈秘籍大揭秘:构建校园反诈防线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高校中频发,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据公安机关通报,2021年6月以来,西安市某高校共计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例23起,涉案金额高达279096元。在参与调查问卷的332名学生中,有81人表示本人或周围人陷入过电信网络诈骗,占比高达24.4%。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凸显了加强高校反诈教育的紧迫性。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主要类型包括高额金钱利诱类诈骗、假冒他人身份类诈骗和网络购物类诈骗等。这些诈骗手段往往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调查显示,遭遇过兼职刷单类诈骗的学生有130人,遭遇冒充电商客服的133人,遭遇冒充熟人、领导的122人,这些数据反映出诈骗手法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面对严峻的诈骗形势,西安市某高校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反诈防线。学校将反诈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人机互动实验,通过模拟诈骗场景,帮助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同时,学校还组建了普法先锋队和宣讲团,定期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用学生视角传播反诈关键信息,提升整体防范意识。

创新是反诈教育的关键。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反诈提示信息和案例分析,推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视频。此外,学校还创建了“无诈学院”和“无诈学生社区”,通过逐层逐栋的无诈创建,实施全面宣传,构建坚实的反诈“安全网”。

除了校内措施,学校还积极与周边社区、反诈中心和金融机构合作,形成反诈合力。通过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开展反诈讲座和咨询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反诈能力,也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提升自我防范意识至关重要。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存在“自视过高”的轻视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骗。这种心态恰恰是诈骗分子利用的弱点。因此,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法律常识和反诈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踏实的学习和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提高自身抵制诱惑的能力。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反诈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积累防骗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还能带动身边同学共同提高警惕。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预防的犯罪类型,防范宣传是降低案件发生率的关键。西安市某高校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完善反诈工作体系,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反诈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的安宁与和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