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遇现代:临汾威风锣鼓开启直播PK新模式
传统遇现代:临汾威风锣鼓开启直播PK新模式
近日,山西省临汾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威风锣鼓直播PK大赛”,将传统锣鼓文化与现代直播技术巧妙结合,吸引了数百万网友在线观看,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传统文化热潮。
千年非遗遇新潮:威风锣鼓直播PK大赛引爆网络
7月8日下午,随着一声粗犷的吆喝,洪洞传统锣鼓队的队员们头戴白毛巾,挥动胳膊,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在临汾市洪洞县、浮山县及抖音直播间里同步敲响。这场别开生面的“威风锣鼓直播PK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由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通过抖音直播平台进行,旨在借助科技力量让威风锣鼓这一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首场比赛中,洪洞传统锣鼓队与浮山庆唐观锣鼓队展开激烈角逐,吸引了290万人次线上观看。
鼓声激昂:传统技艺展新颜
洪洞传统锣鼓队平均年龄超过60岁,队长程北成十年前骑着摩托车,跑遍数十个村落寻访锣鼓艺人,凑出了近百人的队伍。老艺人们平时在外从事养牛、泥瓦工、掌勺大厨等工作,一有表演机会便往回赶。这次锣鼓PK,67岁的队长程北成信心满满:“我们虽然年纪大,但骨头、精神可都比年轻人硬!”
首轮单人PK环节,锣鼓队队员卫明星在一众兄弟的簇拥下,奏响传统曲牌《三结义》。直播间另一端的浮山庆唐观锣鼓队亦不甘示弱。60岁的鼓手张青云目光坚毅,打出的鼓点铿锵有力、有急有缓。比赛时,浮山阵雨不断,鼓锤震起的水花让直播间里的观众连连感叹“心潮澎湃”。
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本次“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从7月8日至7月13日,来自临汾不同区县的八支特色锣鼓队将以两队一组、直播PK的形式角逐“金鼓王”称号。即日起至7月11日的初赛期间,每天都有一场锣鼓PK在线下线上同步上演。每场PK均有三轮PK表演:首轮,优秀鼓手将一马当先,参与单人对决;第二轮,各队将挑战演绎其他地区的特色曲牌;最后一轮则是比拼各自的主打特色曲牌。
随着直播PK这种创新形式的引入,古老的威风锣鼓展现出新的活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9000场以“威风锣鼓”为主题的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次数达1827万,同比增长超4倍。同时,随着直播间成为演艺演出第二舞台,直播PK也成为才艺主播切磋技艺的互动形式。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抖音演艺类直播中,共有45.5万场传统文化演出PK开展。
群众参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近年来,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汾市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举办了多次锣鼓大赛,让“临汾锣鼓”的文化名片越打越响。当地文旅也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不断提升锣鼓文化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外出务工的男性增多,锣鼓队伍吸纳了越来越多女性成员。汾西团柏锣鼓队日常的女性队员占比高达八成,为此,团队特地有针对地调整表演动作和音乐结构,融入女性温和优雅的特质,让锣鼓表演另有一番趣味。而在“尧都高堆大汉雄风锣鼓队”,70余人的队伍中有60位女性,从敲鼓到打锣、打镲,她们包揽了队伍里各类角色。
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龙梅表示,临汾各地锣鼓队历来有节庆时当街“PK”的习俗。“此次直播 PK大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科技力量,突破地域限制,让临汾威风锣鼓这一璀璨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创新之举。”
威风锣鼓作为汉民族锣鼓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临汾市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最初被唤作“锣鼓”,俗称“家伙”,其发源地正是汾霍洪三县交界的下团柏村,主要活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汾西、隰县、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威风锣鼓不断吸纳不同时代的艺术精粹,使自身臻于至善之境。
这种创新传播方式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更多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直播平台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传统文化项目借助新媒体平台焕发新生,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