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送你一束沙枣花》:兵团人的青春之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4: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送你一束沙枣花》:兵团人的青春之歌

一首经典歌曲,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送你一束沙枣花》就是这样一首歌,它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更是十万支边青年激情岁月的见证。



兵团歌唱家、《送你一束沙枣花》演唱者熊盛华(右)讲述自己在兵团的成长故事(资料图片)。 据本报资料库

当一段经典的旋律响起,总会引发我们对生命中某段特殊经历的记忆与感怀。对于广大支边青年来说,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便是独属于他们的珍贵礼物和记忆。

“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年轻人,到边疆来安家……”《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词形象生动,每当歌声响起,十万支边青年高歌进新疆的场景就会浮现眼前。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支边青年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信念,就像沙枣花一样,根植于干旱的沙漠,坚强地面对风沙的肆虐,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绝不倒下!

一代又一代,唱了又唱。今天,当充满军垦特色的旋律响起,那激情澎湃的岁月画卷徐徐铺开,每每都能点燃听者的心。

青春无悔:吴烈勇的支边故事

如今,已回到上海定居的吴烈勇,每当听到《送你一束沙枣花》,都会忍不住跟着哼唱几句。学生时代的吴烈勇,喜欢看电影《生命的火花》,电影中主人公刘海英满怀革命理想,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与疾病抗争,为开发建设边疆贡献青春的故事,让他深受感动。

“在那样一个年代,到新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才能最大化。”回想起年少时的壮志豪情,吴烈勇难掩激动之情。

1963年6月24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市召开了9000多名青年参加的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上,王震将军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他鼓励青年应当有革命的雄心壮志,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奋发图强。19岁的吴烈勇就在其中,王震将军的动员讲话让他热血沸腾。

激动之余,吴烈勇兴致勃勃地回家偷拿了户口本,报名登上了西行的列车。从火车到大卡车,一路向西行,戈壁、荒漠这些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自然景观,在吴烈勇眼中却是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画。喜欢画画的吴烈勇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和画笔,走一路画一路。

一路风尘仆仆,吴烈勇来到了农一师胜利十六场(现一师十三团)。在塔里木河南岸的农场中,吴烈勇第一次见到了沙枣树。“在白茫茫的盐碱地里,唯独沙枣树郁郁葱葱,顽强生长。”吴烈勇说。

“冰天雪地,冻不死它带刺的枝干;酷暑烈日,灼不伤它幼嫩的枝芽;狂风沙暴,吹不折它们簇拥搀扶的身躯。在干旱、贫瘠的盐碱地里,沙枣树旺盛地生长着,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守护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吴烈勇说,沙枣树面对恶劣的环境不后退,就像镇守边关的卫士,刚强的品质让人敬佩。

伴随着汽笛的轰鸣,一批又一批支边青年奔赴兵团,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和沁人心脾的沙枣花香中,年轻的李幼容产生创作的冲动。在李幼容的心中,沙枣花的香气不同于其他花香,它就是兵团人坚韧无私的精神写照。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送你一束沙枣花》创作于1964年,由李幼容作词、马辉作曲,发表在《歌曲》杂志。词曲朴实、热情、优美,一发表就唱红了大江南北。

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兵团拍摄彩色纪录片《军垦战歌》时,将《送你一束沙枣花》作为纪录片的插曲。《军垦战歌》播出后,反响热烈,全国各地都响起《边疆处处赛江南》《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声。

从塔河岸边,唱到天山南北,从伊犁河谷又传到黄埔江畔、海河之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歌声的陪伴下,这些来自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支边青年踏上西行的列车,穿越茫茫戈壁来到兵团屯垦戍边,沙枣花香陪伴他们度过了这段火热的青葱岁月。他们和军垦战士们一同艰苦创业、奋力开拓,使兵团真正成了歌曲中“粮满仓、果满园、棉如海、牛羊如云”的塞外江南。

熊盛华:歌声中的兵团记忆

2014年,在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前来慰问演出。80岁高龄的熊盛华以首唱者的身份,与著名歌唱演员王莉共同唱响《送你一束沙枣花》,把人们的思绪再一次带入那个艰苦创业的光辉岁月。

10万支边青年奔赴兵团,是20世纪中国知青运动中最为壮观的一次青春大迁徙。热血青年因“支边”而相识于天山脚下,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那原始的土地上与自然抗争。在战天斗地的行列中,在荒漠无际的田野上,留下了“铁姑娘”美丽矫健的身姿,也留下了“钢小伙”驾着“铁牛”奔驰的背影。

“歌词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支边青年进驻新疆的画面,这首歌里第一句歌词是‘坐上大卡车戴着大红花’,我就是坐着大卡车来到新疆的。那个时候,我们一路向西行进,感觉在向着太阳那头走,像童话一般美极了!现在每次唱起这首歌,我都能想起当年的场景。”熊盛华说。

1957年,熊盛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被分配至中央农垦部歌舞团。随后,王震将军为兵团选调一批艺术院校大学生,熊盛华就在其中。长期下兵团基层农牧团场演出,熊盛华的脚步遍及天山南北、雪域戈壁、森林草原。她忍受过吐鲁番的烈日,沐浴过塔里木的月光,倾听过伊犁河水的欢歌,收获过赛里木湖畔的遐思……这些经历,丰富了她的舞台实践经验,使她的演唱艺术日趋成熟。

熊盛华的嗓音甜美纯净,经她歌声演绎的许多歌曲,都已成为时代难以忘怀的记忆。《举杯祝贺》《送你一束沙枣花》《唱吧我心爱的冬不拉》《火焰山下的葡萄园》《玛依拉》《卖花帽》等歌曲,当年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向海内外。

1964年,熊盛华倾情演唱的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充满热情欢快,带着一种自豪和顽强。“有人问我,为什么欢迎客人要用沙枣花呢,鲜花不是更好吗?我就告诉他们,在天山南北的土地上,沙枣树不惧贫瘠,不畏艰苦,不拘一格,傲然挺立。”熊盛华说,“沙枣花以顽强的生命力盛开在大漠荒原,它是建设祖国西北边疆的一代支边青年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音乐周报》曾以《沙枣花与熊盛华》为题,在名人专栏中作了专题报道。“《送你一束沙枣花》歌词简单易学,旋律又带着浓厚的新疆特色,一经演唱便在广大支青中间传唱开来,那个时候的支青没有不会唱这首歌的。”熊盛华自豪地说,这首歌伴随着支边青年们进疆、劳动、生活,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永恒的旋律:《送你一束沙枣花》的传承

“坐上大卡车,戴着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一个丰收的季节,一辆大巴车载着一群花甲老人,在通往六师一○三团的柏油公路上飞驰。这是来自天津、上海的80余名支青代表回访第二故乡一○三团,看着窗外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大家的心情越来越激动。上海支青骆中启带头唱起了《送你一束沙枣花》,那一瞬间,在场所有的老支青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茫茫戈壁、浩浩大漠、绵延的沙包、长满芦苇的老龙河、落日孤烟、瀚海驼影……那是当年最美丽的风景。“为将瀚海存心海,愿认他乡作故乡。”那年月,支青们将兵团当作第二故乡,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沙漠周边、戈壁深处、边境沿线,用坚守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从青春到暮年,从青丝到白发,从曾经的孤身一人到如今子孙三代,乃至四代都在边疆扎根,他们用一片热血和忠诚唱响兵团人的青春之歌。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打开时间的大门,那一曲承载着时代记忆的歌曲,历久弥新,至今被人传唱。2023年1月,由兵团歌舞剧团、新疆艺术剧院爱乐乐团联合创作、全力打造的原创主题交响音乐会《兵团礼赞》,在兵团歌舞剧团演艺大厦首演后,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不仅有《送你一束沙枣花》,还有《凯歌进新疆》《戈壁滩上盖花园》等旋律。这是兵团人独有的音乐记忆,是兵团历史的年代符号,具有鲜明的兵团特色,展现给观众的是从荒原走来的兵团人永恒的生命追求和不朽的兵团精神,听了让人热血沸腾。

第四篇章《白杨树》的口琴和手风琴背景音乐,带着听众从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走进绿树成荫的塞外江南。这是举世无双的兵团伟业,是当代兵团人对历史的回望,对老一代兵团人的敬仰,更是对兵团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旋律,保留了原曲的欢快、抒情的气质,那轻松、愉悦、磁力般的音乐一响起,就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大家仿佛看到那些唱着这首歌来到边疆的小伙子、大姑娘们,看到了他们可亲、可敬、可爱的青春模样。这首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是第一代兵团人心里的歌,也是他们人生自传的第一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和精神,兵团成立70年来,曾经的荒原、大漠和戈壁滩,已经盛放出灿烂的生命之花,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也让这些歌曲成为永恒的经典。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