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百克力因鱼刺住院,医生提醒:这些“土方法”要不得
主持人百克力因鱼刺住院,医生提醒:这些“土方法”要不得
“哎呦,卡住了!”这句台词,恐怕是中国人吃鱼时最常听到的了。最近,东方卫视主持人百克力就因为一根长达4.4厘米的鱼刺,经历了从腹痛到紧急手术的惊险过程。这根“不速之客”不仅穿过了他的胃,还扎到了肝脏,让他不得不在医院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不禁让人感叹:鱼刺虽小,威力却不容小觑。那么,当鱼刺卡喉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扎心”的话题。
吞饭、喝醋?这些“土方法”要不得!
在鱼刺卡喉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吞饭或喝醋。但这些“土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吞饭:这就像用石头砸石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想象一下,一根锋利的鱼刺被饭团推着向食管深处前进,万一刺破血管,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喝醋:醋虽然能软化鱼刺,但需要的时间可不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而且,醋的酸度可能对食管粘膜造成二次伤害,让你的喉咙更加难受。
所以,当鱼刺卡喉时,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这些“土方法”。它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让你的处境更加尴尬。
科学处理三步走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别急,让我们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停止进食
首先,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这不仅能避免鱼刺被推得更深,还能减少对喉咙的进一步刺激。
第二步:尝试轻咳
轻微的咳嗽可以帮助清除浅表处的异物。但请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可能会让鱼刺扎得更深。
第三步:及时就医
如果鱼刺没有自行排出,或者你感到剧烈的疼痛,那就不要犹豫,赶紧去医院吧!专业的医生会使用喉镜等工具,准确地找到鱼刺的位置并安全取出。
在中国,拔鱼刺可是医生们的“拿手绝活”。据统计,仅在过去五年里,就有超过24529例特殊鱼刺卡喉案例被成功处理。所以,放心把这个问题交给医生吧!
老人和儿童需特别注意
老人和儿童是鱼刺卡喉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退化,容易被大刺卡住;而儿童则因为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常常在扁桃体附近被小刺困扰。
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建议尽量选择少刺的鱼类,或者在烹饪前仔细剔除鱼刺。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吃饭时不要打闹嬉戏,专心用餐。
如何预防鱼刺卡喉
与其事后处理,不如事前预防。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 细嚼慢咽:吃饭时保持专注,不要边吃边说话或大笑。
- 选择少刺的鱼类:比如龙利鱼、鲈鱼等。
- 避免在饮酒时吃鱼:酒精会影响感官灵敏度,增加误吞鱼刺的风险。
- 为老人和儿童准备食物时要特别小心:确保鱼刺已被完全剔除。
鱼刺卡喉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尝试“土方法”。记住,科学处理才是最安全的选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餐桌上的美味不再成为“扎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