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新电信诈骗套路:小心你的手机号!
揭秘最新电信诈骗套路:小心你的手机号!
2024年开年,一则关于明星王星在缅北被骗的新闻再次将电信诈骗推上了风口浪尖。据报道,王星在缅北被关押在一个50人的建筑中,被迫学习电信诈骗,甚至被剃光头发,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噩梦般生活。虽然最终获救,但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电信诈骗,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如此之近。
电信诈骗的新套路:从虚拟号码到批量电话卡
电信诈骗分子的手段正在不断翻新。尽管电话实名制已经实施多年,但虚拟号码依然泛滥成灾。这些虚拟号码成为诈骗分子的“隐形斗篷”,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诈骗。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大量电话卡,然后转售给诈骗团伙。2023年9月,昆明海关就查获了一起试图将1.15万张手机SIM卡走私出境的案件。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运营商内部人员竟然也参与其中。2023年央视《今日说法》曝光了一起电信号码贩卖案件,涉及江苏、吉林、河南等多个省份的23名运营商内部人员,他们非法提供了8000万个手机号码,这些号码极有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
重拳出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即将实施
面对电信诈骗的严峻形势,国家层面正在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由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惩戒办法》从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等六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通过技术手段规避实名制,或者为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等提供帮助的个人和企业,将受到严厉惩戒。这些措施将有效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的蔓延。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这些要点请记牢
面对电信诈骗的威胁,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建议:
不轻信陌生来电:特别是涉及“中奖”“安全账户”“涉嫌犯罪”等关键词的电话,要保持高度警惕。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任何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收到的短信、邮件中的链接要谨慎点击,避免进入虚假网站。
使用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接到可疑电话或信息,可以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或者直接拨打当地反诈专线咨询。
安装反诈软件: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短信。
提高风险意识:对任何要求先付款后服务的情况都要保持警惕,特别是网络购物、投资理财等场景。
电信诈骗虽然手段翻新,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防范要点,就能大大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同时,我们也期待《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的实施能进一步净化我们的通讯环境,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