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中医教你预防心力衰竭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中医教你预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心力衰竭属于“心悸”、“痰饮”、“水肿”、“喘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近年来,中医药在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老中医教你: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保暖防寒,预防感染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气温变化会扰乱人体正常生理体温调节功能,使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荷增加,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冬季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感冒对心衰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心衰患者应注意避寒保暖,减少外出至人员密集的场所,勤洗手,以免感染病菌,从而加重病情。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并要保持空气流通,可在每天不同时段开窗通风,每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室温过低。外出时,要注意增添衣物,尤其要保护头、颈、手和脚。戴帽子可以减少热量从头部的散失,戴围巾可以保护颈部血管以免受寒后收缩。手和脚血液循环差,易受寒,建议戴手套、穿着保暖鞋袜。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关注尿量和心率以及体重。体重可以直观反映患者体内液体潴留的情况。建议每日清晨同一时间称重,并记录变化,如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可能预示着水分潴留,则要控盐控水,及时就医。当感觉疲乏加重、运动耐力明显降低、夜间不能平卧、频繁咳嗽甚至咳泡沫样痰时,也应及时来院就诊。保持大便的通畅也尤为重要,除了饮食方面注意外,建议常备通便的药物,避免用力大便等情况发生,这样可能会增加心肌耗氧,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晕厥等。定期至医院复诊,检查心电图和心超、化验心衰指标等,以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自行减药或忘服漏服,都是十分危险的,并且药物的调整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饮食调理:限盐限水,均衡饮食

(1)盐分摄入过多会使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心衰患者每天盐摄入量不应超过3克,避免吃咸菜、腌肉、咸鱼等高盐食物,也尽量不要吃隔夜的剩菜剩饭,不要吃冷食。

(2)每天水分摄入量不宜超过1500毫升,如出现水肿,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减少水分的摄入,避免喝太多汤、饮料等,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3)冬季可以进食一些温性食物,比如牛、羊肉等。同时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低脂肪食物,如鲜鱼、瘦猪肉、乌鸡等,在烹饪时可加入茴香、桂皮等温性辅料。

(4)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很重要,合理补充维生素C、B1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此外建议食用新鲜蔬果,远离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

(5)避免吃辛辣刺激性或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带来刺激,避免吸烟喝酒,更不要喝浓茶及浓咖啡。均衡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力和维持身体健康。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不要过度疲劳,尽量少参加有刺激性的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运动强度以不疲劳为宜,每次20~30分钟左右,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养生操等运动,并且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停止,必要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产生消极自卑等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情绪低落等,但情绪激动、精神过度压抑焦虑及恐惧等会使心衰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的波动,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家属应多关怀和体谅患者,多与其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摆脱恐惧、焦虑、消极的负面情绪,必要时寻求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告知患者,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药物、器械治疗的进展都非常迅速,这些也在积极帮助他们。

02

中医特色疗法:调补与调理并重

膏方调补

冬季为进补之期,以膏方调补,能最大限度发挥药效,使来年阴阳平衡,五脏六腑协调,气血和顺。慢性心衰主要为慢性虚损性疾病,可以真武汤为基石,适当调整附子等温药的用量,佐以大剂量的茯苓,可以温阳强心,利水化浊,使得疲劳的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康复。食用膏方的方法:每日晨起空腹服用,取一勺膏方,放入杯中,加入开水或温水溶解,然后服下,服用期间不要使用白萝卜,少食鱼虾海鲜、水果、冷饮等一切寒凉的食物,发烧感冒停服,女性月经期停服。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可以调节心脏功能,常用穴位有内关、心腧、膻中、肺腧等,此外还有如太冲穴,具有平衡阴阳、通畅气血的作用,足三里可以促进循环系统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减轻水肿,神阙穴可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

中药足浴

在心衰稳定期,可尝试足浴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可以考虑选用真武汤,也可以选用桂枝、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按常规方法煎药液,待水温适宜后进行足浴,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不但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还可以帮助消除水肿。

03

科学依据: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获国际认可

近年来,中医药在心力衰竭防治领域的科研成果令人瞩目。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张海锋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等作为共同通信作者的《中药芪苈强心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芪苈强心联合标准化治疗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住院)22%;分别显著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心血管死亡风险17%。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肯定了芪苈强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中医药在心力衰竭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心力衰竭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跟随老中医的脚步,从生活方式、饮食调摄、运动建议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入手,全面守护心脏健康。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意外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