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校园惊现窒息游戏,医生提醒:可致神经系统损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6: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惊现窒息游戏,医生提醒:可致神经系统损伤

近日,一种名为"死亡游戏"的危险游戏在校园中再次流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种游戏通过憋气、按压胸部等操作导致缺氧窒息,让参与者体验"死亡"的感觉。虽然教育部门多年前就已明确禁止,但近期该游戏又以"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等新名称在部分校园中出现。

01

"死亡游戏":校园里的隐形杀手

"死亡游戏"的具体操作是让参与者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其他人按胸口,使其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的状态。这种游戏看似新奇,实则暗藏杀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祝华表示,这种操作会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引起短暂性脑部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急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湖南益阳一位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玩过这个游戏后,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我儿子这一次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被同学压住心口以后很快就晕倒了。在晕倒之前他也发出那种很恐怖很大声的尖叫,直到第二天早上我儿子还是感觉头痛头晕。"这位家长既对孩子脱离险境感到庆幸,更感觉到后怕。

02

为什么青少年会陷入"死亡游戏"的陷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曲姗认为,"死亡游戏"的流行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好奇心旺盛,追求刺激和冒险。"死亡游戏"带有一定神秘色彩和刺激性,尤其是当部分体验者宣称自己看见"童年场景"、"梦幻景色"时,使得游戏具有极大吸引力。

同时,青少年在群体生活中有被尊重的需求,进而滋生出攀比心理,在游戏上就表现为谁能完成大家不敢完成的任务,谁就会被崇拜。因此游戏很危险,却总有人尝试,而当群体中一部分人开始玩,其他孩子出于跟风、融入群体的心理也会参与其中。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主治医师刘凤玉指出,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们有一种"自我中心"感,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在"主角不死定律"、"主角正确定律"的影响下,其会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受伤害,即使有严重后果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忽视危险的存在。

03

如何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

面对"死亡游戏"的死灰复燃,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行动起来,为青少年织密安全防护网。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安全教育绝不能走过场。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形式,以生动案例、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死亡游戏"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刻不容缓。学校需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余活动,无论是操场角落还是校园隐蔽之处,都不能留有死角。

家长也要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察觉他们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确保他们未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惟其如此,才能在孩子面临危险诱惑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

构建健康的青少年心理与封杀"死亡游戏"同等重要。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应联合开展包含生命教育的公益课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对危险的警惕性。更关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抵抗从众心理的能力,使其在面对不良诱导时,有足够的定力与勇气说"不"。

此外,还需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从源头上切断危险游戏传播的途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