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这些传统礼节要牢记!
过年啦,这些传统礼节要牢记!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辞旧迎新的喜悦、阖家团圆的温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各种传统礼节世代相传,它们宛如纽带,不仅维系着亲情、友情,更让浓浓的年味儿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走亲访友时的一声问候、年夜饭桌上的座次讲究,还是红包的赠予与收受,每一个礼节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年前准备礼节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又称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灶王爷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准备糖瓜、麦芽糖等黏性十足的甜食供奉。这些供品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到了晚上,一家人还会举行简单的送灶仪式,在灶神像前摆上供品,点上香烛,虔诚叩拜,送灶王爷启程奔赴天庭。
腊月二十四:扫尘
“二十四,扫房子”,扫尘习俗由来已久,有扫除晦气、迎新纳福之意。这一天,全家总动员,手持扫帚、抹布,将家里里里外外、角角落落清扫擦拭干净。从屋顶的蜘蛛网到墙角的积尘,从家具摆件到门窗玻璃,无一遗漏。孩子们也会在大人的指挥下,帮忙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学着擦拭桌椅。在扫尘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打碎物品,毕竟新年图个吉利,要是打碎东西,还得念叨几句 “碎碎(岁岁)平安” 来化解。
采购年货
临近年关,采购年货是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年货种类繁多,有寓意吉祥的春联、福字、年画,为家门增添喜庆氛围;有各类新鲜食材,像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团圆的饺子馅、丰盛的腊味等,为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的餐桌做准备;还有走亲访友必备的烟酒糖茶、坚果礼盒等礼品。在熙熙攘攘的年货市场,大家挑选心仪物品时,要注意文明购物,尊重商家的辛勤劳作,排队付款,不随意争抢、插队,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让采购年货的过程也充满浓浓的人情味。
除夕当天礼节
贴春联、挂年画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当天,贴春联、挂年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春联,起源于桃符,早在秦汉之前,民间就有悬挂桃符以驱邪避灾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用红纸书写吉祥话语的春联。年画,则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题材广泛,有神像、娃娃、戏曲故事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般来说,贴春联要在除夕上午进行,先用扫帚将门框清扫干净,再均匀涂抹胶水,将春联平整地贴于门上,注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居中。年画可张贴于屋内墙壁、门扉之上,为家中增添喜庆氛围。而 “福” 字的张贴也颇有讲究,大门上的福字需正贴,寓意迎福纳祥,庄重恭敬;屋内的一些柜子、水缸等处,福字可倒贴,巧用 “倒” 与 “到” 的谐音,祈愿 “福到了”。
年夜饭餐桌礼仪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它承载着团圆、感恩与祈福的美好寓意。这顿饭通常菜品丰盛,有鱼寓意 “年年有余”,有鸡象征 “吉祥如意”,还有各种家乡特色菜肴摆满一桌。在动筷之前,晚辈要先请长辈入座,待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开始用餐,这是对长辈的敬重。用餐时,要注意礼仪,不挑食、不浪费,夹菜时适量,避免在盘中翻搅;使用筷子时,忌敲筷、插筷、指筷等不文明行为;若不小心打碎餐具,要即刻说 “岁岁(碎碎)平安” 来化解尴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美食,边分享过去一年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亲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愈发深厚。
守岁
“守岁” 又称 “熬年”,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彻夜不眠,以待天明。这一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饱含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守岁时,大家或品茶聊天,回顾往昔、展望未来;或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精彩的节目中感受欢乐祥和;有些地方还会玩牌九、掷骰子等传统游戏,为守岁增添乐趣。在北方,有的人家会供上一盆 “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岁岁有余粮;桌上摆满糕点瓜果,吃枣寓意春来早,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不过,守岁期间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尤其是点蜡烛、烧旺火的地方,务必留人照看,确保平安度过这温馨的除夕夜。
大年初一到初五礼节
拜年
大年初一,晨曦初照,大街小巷便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启拜年之旅。拜年是春节里传递温情与祝福的重要仪式,形式多样,既有晚辈向长辈的登门叩拜,也有亲朋好友间的电话问候、微信祝福。在传统的登门拜年中,晚辈们会早早起床,穿戴整齐,先向家中长辈拜年,行鞠躬礼或磕头礼,口中说着吉祥话,如 “爷爷奶奶,新年好,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新春快乐,愿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安康”。给长辈拜年,一定要注意称呼用词恰当、语气恭敬虔诚。出门去亲戚朋友家拜年时,最好提前预约时间,避免主人措手不及。到了人家家中,先向长辈问好,再与平辈寒暄,交谈时要面带微笑,专注倾听,控制好时间,莫让热情的寒暄变成冗长的打扰,让拜年之行处处洋溢着温馨与尊重。
红包礼仪
红包,作为春节的 “甜蜜符号”,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祝福。大年初一,孩子们最期待的莫过于收到长辈递来的红包。当孩子接到红包时,要双手接过,这小小的动作蕴含着对长辈的尊重与感恩,同时别忘了说一声 “谢谢”,让长辈感受到晚辈的懂事与礼貌。而家长们在一旁,也要教导孩子正确看待红包,红包并非单纯的金钱交易,而是长辈的心意。对于收到的红包金额,不宜当场拆开清点,更不可互相攀比,要让孩子明白,亲情与祝福才是红包背后最珍贵的东西。家长们还需注意,给晚辈准备红包时,金额应尽量避免出现不吉利的数字,选一些如双数、带 “6”“8” 等寓意顺遂、发财的数字,为新年增添好彩头。
走亲访友
从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的队伍便穿梭在城市乡间。去亲戚家做客,可不能两手空空,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是基本礼仪。礼物不必过于奢华,但一定要贴合对方的喜好与需求,如给长辈带滋补品、保暖衣物,给孩子带玩具、书籍。出发前,最好提前给亲戚打个电话告知行程,方便对方安排接待。到了亲戚家,要注意进门换鞋、问候长辈、主动帮忙,不要随意翻动主人家的物品,未经允许,勿进卧室等私密空间。用餐时,遵循主人安排入座,不挑食、不抢食,展现出良好的家教与素养。作为主人,也要热情好客,提前准备好丰盛的饭菜、干净的餐具,客人进门笑脸相迎,递茶倒水,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让亲情友情更加醇厚绵长。
初五迎财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初五这天,民间有迎财神的习俗,人们期盼财神爷降临,为新的一年带来财运与福气。天还未亮,不少商家就会早早开门,燃放鞭炮,寓意 “开门大吉,生意兴隆”;普通家庭也会在屋内摆上香案,供奉财神像,放上新鲜的水果、糕点、鲜花,虔诚祭拜,口中念念有词 “财神到,福运到,财运滚滚来”。有些地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将硬币包进饺子里,谁吃到就寓意着新的一年会财源广进。不过,在燃放鞭炮迎财神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选择空旷、指定的区域,远离易燃物,佩戴好护具,确保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平平安安地迎接财神的眷顾,开启新年的财富新程。
特殊场合礼节
寺庙祈福
春节期间,前往寺庙祈福是许多人寄托心愿、寻求心灵慰藉的选择。寺庙作为神圣的宗教场所,庄重肃穆,有着诸多礼节需要遵循。在着装方面,宜选择素净、得体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鲜艳、暴露或奇装异服,以示对佛门净地的尊重;进入寺庙前,最好提前沐浴净身,且忌食荤腥、烟酒等物,以一颗虔诚之心踏入。入寺后,要遵守寺庙规定,不随意触摸、攀爬佛像与法器,不践踏寺庙内的花草,不大声喧哗、嬉笑打闹,保持安静祥和的氛围;上香时,以左手持香,右手护香,香点燃后,双手举香至额头高度,向佛像鞠躬行礼,心中默默祈愿,再将香插入香炉,动作要沉稳庄重;若要礼佛,需在蒲团上跪地,双手合十,额头轻触手背,虔诚叩拜。与僧人交流时,称其为 “法师” 或 “师父”,行合十礼,切不可握手、拥抱或有其他不当举动。遵循这些礼节,方能在寺庙中感受宁静祥和,让祈福更具诚意。
参加庙会
庙会,堪称春节民俗文化的 “大观园”,集吃喝玩乐、民俗展示、祈福游乐等于一体,热闹非凡。置身庙会,首先要关注安全,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处,提前留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遇到热门小吃摊、游乐项目,自觉排队等候,不插队、不推搡,维护良好秩序。游玩过程中,爱护庙会场地内的公共设施,不随意涂写刻画、损坏物品;对民俗展品、手工艺品,仅用眼睛欣赏,未经许可勿上手触摸;品尝美食时,按需购买,避免浪费,若对食物口味、价格有疑问,友好与商家沟通协商,切勿争吵冲突;产生垃圾后,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分类投放,保持庙会环境整洁卫生。同时,尊重传统民俗,积极参与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表演互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庙会之行既欢乐有趣,又文明有礼。
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欢乐时刻,更是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礼仪修养的绝佳时机。孩子们在这喜庆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各种礼节,逐渐成长为知书达理、有素养的人。
家长们可以提前教导孩子春节期间的各种礼仪规范,如在拜年时,如何正确称呼长辈,行鞠躬礼时姿势要端正,说话用词要恰当、恭敬;收红包时,双手接过并微笑致谢,让孩子明白红包背后蕴含的长辈关爱,而非单纯关注金额;走亲访友时,告知孩子做客的规矩,未经允许不可乱翻东西、进出卧室,尊重主人家的隐私与物品。在餐桌礼仪方面,教育孩子耐心等待长辈入座、动筷后再开始用餐,不挑食、不浪费,学会分享美食。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深远,家长们自身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示礼仪之美。在与长辈相处时,言语温和、关怀备至;面对亲友,热情大方、真诚相待;用餐时,遵守餐桌礼仪,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将春节的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着这份文明素养开启新的一年。
结语
春节的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穿越时空,代代相传,在岁月的流转中熠熠生辉。这些礼节并非刻板的教条,而是蕴含着爱与温暖、尊重与关怀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在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祈福游乐之际,处处彰显文明素养,感受浓浓的人情味儿。在这个龙年春节,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礼节,将其融入生活的点滴,传递给下一代,让古老的春节习俗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行大运,诸事顺遂,阖家幸福,带着满满的礼仪与祝福,开启每一个美好的新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