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季儿童健康防护:六种常见疾病及科学预防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8: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季儿童健康防护:六种常见疾病及科学预防方案

夏季是儿童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本文将介绍6种常见的夏季儿童疾病,包括蚊虫叮咬传染病、细菌性肠胃炎、肠病毒、痱子、过敏性皮肤炎和过敏,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1. 蚊虫叮咬传染病

台湾常见的蚊虫叮咬疾病包括恙虫病、登革热和日本脑炎。其中,日本脑炎的流行季集中在每年5~10月,1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接种预防针。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因此仍需避免在黄昏、黎明等病媒蚊吸血高峰期让孩子待在户外。

如果无法避免在病媒蚊孳生高风险的环境附近活动,建议让孩子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在皮肤裸露处使用防蚊液。预防恙虫病则需要定期消毒,特别是老鼠容易出没的地方。预防登革热的方式与日本脑炎相同,应避免在草丛、公园等蚊子多的地方活动,并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2. 细菌性肠胃炎

夏季是细菌性肠胃炎高发季节,台湾常见的细菌性肠胃炎多由沙门氏菌引起,主要通过被动物或人类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鸡蛋、牛奶、肉类及其制品,或在高温下保存不当的食物。

感染后1~2天内会出现急性肠胃炎症状,如发热、腹泻、腹痛、粪便带黏液和血丝等。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严重,若出现高烧不退、严重腹痛及腹胀、活力低下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食品清洁、分开处理生熟食、确保食物煮熟、控制食物保存温度,以及使用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

3. 肠病毒

肠病毒是幼儿常见疾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肠病毒包含多种病毒,如小儿麻痹病毒等。预防肠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养成正确使用肥皂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饭后、用餐前及上完厕所后。

此外,饮用水需煮沸,避免食用生食,甲壳类海产品建议蒸煮10分钟以上,食物最好冷藏保存,特别是沙拉和冷盘。到餐厅等地要经常清除垃圾,并在厕所加装纱窗,避免苍蝇孳生。对于新生儿,需要经常清洗和消毒儿童玩具,特别是毛绒玩具。

4. 痱子

夏季,婴儿或儿童容易长痱子,即热疹或汗疹,常见于脸部、脖子、腋下、前胸和后背等部位。与成人相比,幼儿因汗腺发育不完全,更容易堵塞。当孩子身体无法正常排汗且天气闷热时,就容易长痱子。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在炎热天气长时间活动,穿着宽松、透气、利于排汗的浅色衣物。如果孩子已经长痱子,可以用温水冲洗患处,使用温和无刺激的肥皂清洗,避免使用普通沐浴露,以免加重汗腺堵塞。痱子通常一周左右会自行消退,但若出现类似青春痘或肿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5. 过敏性皮肤炎

过敏性皮肤炎又称异位性皮肤炎,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免疫系统、心理因素等有关。幼儿因体质敏感,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低,容易产生瘙痒感。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凉爽,避免剧烈运动,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避免羊毛、尼龙等刺激性材质。洗澡时不要用过热的水,以免洗掉皮肤角质层的保护油脂,导致皮肤干燥发痒。使用中性肥皂,洗完澡后可在患处涂抹医生开具的药膏。

6. 过敏

儿童过敏可分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与呼吸道相关。过敏性鼻炎通常在5至6岁开始出现症状,而哮喘儿童约80-90%会在4-5岁首次发作。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变化都可能引发或加重过敏症状。

夏季室外空气污染物和过敏原较多,台湾潮湿的气候也利于霉菌繁殖,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几率。建议使用空调并保持清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外出时注意空气质量,避免在寒冷或大风天气外出。

对于哮喘儿童,游泳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虽然不能完全治愈哮喘,但对哮喘儿童有益。建议家长在夏季带孩子游泳,既能锻炼心肺功能,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