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学生狂吃720个鸡蛋,心血管疾病风险竟降低?
哈佛医学生狂吃720个鸡蛋,心血管疾病风险竟降低?
“一个月吃720个鸡蛋,胆固醇水平竟然下降了近20%!”这个令人惊讶的研究结果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尼克·诺尔维茨。他通过这个极端的饮食实验,挑战了“高胆固醇摄入会导致血液胆固醇升高”的传统观念。
一个月吃720个鸡蛋,胆固醇水平竟然下降了近20%!
诺尔维茨每天吃24个鸡蛋,持续一个月,摄入的胆固醇总量高达普通人每天建议摄入量的5倍以上。然而,实验结果却令人惊喜: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水平不仅没有升高,反而下降了18%。
这个实验结果并非孤例。波士顿大学Chobanian & Avedisian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该研究跟踪调查了2349名成年人,发现每周吃5个以上鸡蛋的人,空腹血糖和高血压风险显著降低。具体来说,与几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周吃5个以上鸡蛋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28%,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32%。
为什么传统观念认为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摄入过多鸡蛋蛋黄会增加健康风险。毕竟,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每个蛋黄大约含有186毫克的胆固醇。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时的一些医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少量人体观察,认为鸡蛋中的胆固醇与心脏病风险直接相关。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简单的联系并不准确。事实上,人体内胆固醇的代谢不仅受饮食影响,还受到基因、激素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的调节。食物中的胆固醇仅占血液胆固醇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在像诺尔维茨这样身体健康、代谢灵活的个体中,胆固醇的吸收和利用更加高效,因而并不会直接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的大幅增加。
科学的鸡蛋摄入建议
那么,我们每天应该吃多少个鸡蛋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蛋类40-50克,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这个建议适用于大多数健康人群。
-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吃1~2个鸡蛋比较合适。
-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此外,鸡蛋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更推荐吃水煮蛋,因为其烹饪温度低、不放油,能够极大地保留鸡蛋的营养元素。煮蛋的消化率为99.7%,摊蛋为98%,炒蛋为97%,蒸蛋为92.5%,油炸为81.1%,生吃为30%-50%。
结语
哈佛医学生的实验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都告诉我们,适量吃鸡蛋不仅不会危害心血管健康,反而可能带来益处。所以,正常吃鸡蛋就好了,不用担心太多。你对此有何看法?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