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4亿人次观看,秦腔借新媒体重获新生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1: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4亿人次观看,秦腔借新媒体重获新生

2024年12月30日下午五时,西安大明宫畔,甘肃人安万率领的百人剧团在万达广场的义演到了最后一天。随着一声声秦腔怒吼划破长空,台下观者如堵,万人在寒风凛冽中齐声高唱这三秦大地流传千年的血脉之声。声浪如山呼海啸,宣泄出秦地百姓那股潜藏在血脉中的粗粝与豪情、对现实的不屈,也吼出了普通人向上的力量和要逆天改命的倔强精神。

这场演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从12月24日到31日,短短8天时间,安万剧团的演出场场爆满,同步直播在快手上备受瞩目,累计直播与短视频观看量超1.4亿。安万的粉丝数量也从30万迅速增长到110万。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秦腔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能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

01

秦腔的魅力:源自生活的艺术

秦腔,发源于陕甘一带,成熟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梆子腔的鼻祖。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植根于西北人民的生活之中。

秦腔的唱腔高亢激昂,富有表现力。正如作家贾平凹所说:“秦腔在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激越或婉转的音符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秦腔的唱腔和表演,正是西北人民性格的生动写照。

秦腔的剧目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无论是《金沙滩》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是《三滴血》这样的经典喜剧,都能在秦腔的舞台上找到生动的演绎。

0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秦腔的创新之路

在当代,秦腔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秦腔动画片《三滴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经典秦腔剧目被改编成12集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播出,并亮相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等国际舞台。动画片中的唱段,均是老艺术家们的原音重现,比如《三滴血》的声音,就来自刘毓中、陈妙华等一众易俗社前辈们。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秦腔元素随处可见。易俗社文化街区的“秦小易”人偶、秦腔主题书店里的文创产品,都在向人们展示着秦腔的时尚一面。这些创新尝试,让秦腔不再只是舞台上的艺术,而是融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03

秦腔的传承:从校园到网络

秦腔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在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上,来自西北5省区30家专业剧团的名家与新秀,以精湛的演技、地道的唱腔,为观众献上了17台大戏和120出折子戏,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秦腔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同时,秦腔也走进了校园。在秦腔艺术节期间,多位著名秦腔艺术家走进高校,向青年学子们传播戏剧文化和创作经验。西安易俗社社长、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表示:“戏曲进校园,带来的不仅是演出,还是戏曲艺术的传播普及,更是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驻青年一代心中的种子。”

网络平台也为秦腔的传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山河诗长安》中,高亢激昂的秦腔在大唐不夜城划破夜空,吼出了自信豪迈的秦人情与中华魂。今年4月,秦腔版《上春山》MV将古老秦腔与西安风貌融合为一,成为互联网上的又一个“爆款”。

04

秦腔的未来:在创新中传承

秦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是每一个秦腔艺术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安万剧团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他们没有停留在传统的演出模式上,而是积极创新,通过网络直播、动画片等形式,让秦腔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同时,他们始终坚持“唱给老百姓听”的理念,让秦腔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

秦腔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安万这样的艺术家,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秦腔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所承载的西北人民的精神气质。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秦腔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窗口。”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唱响,为更多人带来感动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