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伏欣奇拜单抗与GLUT9蛋白:痛风治疗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6: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伏欣奇拜单抗与GLUT9蛋白:痛风治疗迎来新突破

在202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中国自主研发的IL-1β单克隆抗体——伏欣奇拜单抗(Firsekibart)公布了令人振奋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与此同时,深圳医学科学院潘孝敬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GLUT9蛋白结构研究,为痛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这两项突破性研究共同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伏欣奇拜单抗: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痛风生物制剂

伏欣奇拜单抗是由金赛药业研发的中国首个IL-1β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ACR年会上公布的GUARD-1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13名符合ACR 2015痛风诊断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患者。患者按1:1随机分为伏欣奇拜单抗治疗组(n=157)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组(n=156),分别给予伏欣奇拜单抗200mg皮下注射和复方倍他米松7mg肌肉注射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伏欣奇拜单抗组在72小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缓解的VAS评分上非劣效于复方倍他米松,且在48小时后疼痛VAS评分下降程度更明显。更重要的是,伏欣奇拜单抗显著延迟了患者的首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时间,12周时降低了90%的复发风险,24周时降低了87%的复发风险。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伏欣奇拜单抗的优异疗效,也填补了国内在IL-1β单抗领域的空白。目前,该药物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预计将于2025年获批上市,有望改变中国痛风治疗格局。

02

GLUT9蛋白:痛风治疗新靶点

GLUT9蛋白是尿酸转运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主要负责将尿酸从细胞转运至血液。潘孝敬团队的研究揭示了GLUT9蛋白的结构及其对尿酸转运的分子机制,为痛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研究发现,GLUT9蛋白对尿酸的转运活性比葡萄糖和果糖高出45至60倍,是与尿酸浓度相关度最高的蛋白之一。通过解析GLUT9-UA复合物结构,研究团队揭示了GLUT9识别尿酸的分子机制,并发现其独特的底物偏好性。此外,研究还验证了天然小分子抑制剂芹菜素对GLUT9的抑制作用,为后续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03

痛风治疗新希望

目前,痛风已成为成人中常见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炎,全球发病人数已超过4,100万人。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总体标化患病率高达17.7%,痛风的总体标化患病率也达到了3.2%。尽管现有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等能有效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用药禁忌或疗效不佳的情况。

伏欣奇拜单抗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而GLUT9蛋白的研究则为开发更有效的痛风药物开辟了新途径。这两项研究的突破,无疑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